蘭蔻中國市場正遭遇最大危機,并且幾乎沒有化解的可能,只因選錯了一位代言人。
沸沸揚揚的“蘭蔻何韻詩”事件中,矛盾雙方都將炮火集中在蘭蔻身上。從6月7日起,歐萊雅集團股價從168.80歐元開始下滑,連跌3日,上周五收報163.40歐元,當日跌幅達2.07%。也就是說,該事件導致歐萊雅集團至少蒸發了25億歐元,約合185億人民幣。
蘭蔻的悲劇于6月2日初露端倪。當天晚上,香港藝人何韻詩在臉書上發布了自己與蘭蔻合作的消息?! ?/FONT>
隨后,《環球時報》在微博上披露此事,點名批評蘭蔻和強生旗下的口腔護理品牌李施德林在香港的品牌推廣活動邀請一名“支持港毒”、“力挺藏毒頭目”的歌手做代言活動,并詢問網友看法?! ?/SPAN>
何韻詩曾在2014年參加占中,并前往日本聽達賴喇嘛授課。據說她的理念算老派的“香港泛民政黨”傳統,也是反對派,但和新興的“港獨”還不太一樣。但any way ,政治話題不是我們的重點?! ?/FONT>
《環球時報》紅旗一揮,網友眾怒滔天,紛紛跑到蘭蔻官微下留言抗議。
然而,不知是懵逼了、外企流程太繁冗,還是大品牌的傲慢,蘭蔻一直沒有予以回復。
此舉更是惹惱網民,戰火直接升級到對準整個歐萊雅集團,出現了#抵制何韻詩歐萊雅#的微博熱門話題?!?/FONT>
6月4日晚19點40,在大陸網友的施壓下,沉默兩天的蘭蔻終于在微博上貼出一紙聲明:
明星代言到底有多重要?何韻詩讓歐萊雅集團蒸發了185億
也許是蘭蔻確實做得不夠好,更或者,時機已逝,任何危機公關都注定失敗。總之,這份聲明火上澆油,網友認為“蘭蔻這則聲明沒誠意,明明是香港的活動,蘭蔻卻發表中文聲明”。
6月5日晚,Lanc me在facebook專頁再發表中英文聲明,指邀請何韻詩舉辦音樂會初衷是為了打造一個快樂而輕松的社區活動。“然而,鑒于有可能出現之安全因素,我們決定取消原定的活動”。
這兩份聲明,簡直成了歐萊雅成立以來最大的公關災難:
一、聲明中沒有大陸網友想聽到的道歉聲,反而顯得是大家搞錯了。你這是說我理解力不成啊,是不是代言人都能“誤解”,還白白浪費那么多力氣撕逼。
二、急于和何韻詩撇清,又勾起了港獨青年和何韻詩粉絲的怒火。
三、所謂因為“安全因素”取消音樂會,理由模模糊糊,兩邊都想討好的結果就是兩邊都被得罪。
結果,歐萊雅在大陸、香港與法國三地受到強烈抵制。夫妻同 房,男人時間有點短,加薇心eedd120。大陸網民與港人紛紛呼吁抵制歐萊雅集團旗下產品,在老家則被人翻出集團掌門人向薩科齊政府政治獻金的舊案,一名法國退休教師還發起全球聯署,要求蘭蔻撤回取消音樂會的決定,否則抵制其產品,至今有超過7.3萬人參加聯署。
6月8日,因香港反對派政黨抗議,蘭蔻在港全線門市及專柜,當日暫停營業
中國市場對歐萊雅至關重要。2015年,中國超越法國成為歐萊雅集團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其2015年在華全年銷售總額達149.6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4.6%。
歐萊雅集團去年財報還專門開辟篇幅分析中國的市場,強調在中國備受社交網絡影響的電子商務的重要性。明知中國市場備受社交網絡影響,怎么還弄出這種公關慘劇?
對于因為明星合作引起的公關災難,中國市場分析公司 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 創辦人 Shaun Rein 接受 BBC 采訪時表示,對外國公司而言,香港與內地的市場現在是一個“雷區”。兩地民眾對立情緒高漲,外國公司在選擇代言人時必須在二者之間“走鋼絲”。
但Shaun Rein承認,內地市場仍是決定因素,因此不少西方公司最終會選擇迎合內地消費者的需要,“這正是蘭蔻在做的事”?! ?/FONT>
蘭蔻事件為各品牌敲響警鐘,和明星合作真是個技術活兒。有名有顏還不夠,一旦涉及到“政治正確”的問題,事態根本不受控制。
因此,DIOR只能匆忙解雇曝出反猶言論的天才設計師,吸毒藝人柯震東的廣告主們,也只能自認倒霉撤廣告。現在想起炫邁,還覺得根本停不下來?!?/FONT>
而真正的老司機,能把政治都玩得風生水起。比如2007年LV邀請前蘇聯最后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拍攝的廣告片。
廣告中,戈爾巴喬夫身穿細條紋西服和大衣,坐在老式黑色汽車的后排。他握著車門把手,神情木訥、動作僵硬。透過車窗,他看到的是破敗的柏林墻,以及陰暗的天空。那就是美國總統里根曾經要求他拆除的柏林墻。
而在他身旁,放著存在感極強的LV行李袋。一個過時的人物,在一個過時的環境里,卻有只頂尖時髦的行李袋?! ?/FONT>
不得不佩服LV匠心獨運。
權力才是最好的春藥。正如讓.波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所說,“有的人享有奇跡權,有的人占有奇跡的碎片”。奢侈品的稀缺性、象征性,本就飽含對權力的想象和占有,即波德里亞口中“奇跡的碎片”?! ?/FONT>
沒有比用“權力本身”來代言“權力的象征物”更有說服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