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復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羅曼羅蘭這段名言至今沒有過時,而是一部分年輕人、中年人的真實寫照乃至魔咒。
或許你時不時嘆息“自己老了”,面對未來與失敗,迷惘自憐,手足無措。而福布斯、財富全球富豪榜上八九十歲的商界大佬、甚至老爺爺級別的富豪們還在企業一線摸爬滾打,并且不只是一兩位!
您看,5月6日,87歲的巴菲特還在美國奧巴哈舉辦了舉世矚目的第52屆股東大會,2個小時回答了57個問題。
今天島君整理了18位80歲以上還在一線打拼的老企業家,他們的生命和故事絕對配得上一個大寫的:服!
❖
李嘉誠
89歲,長江實業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身價2000億元人民幣。位列全球富豪榜,曾多年蟬聯華人富豪榜首。
1940年,12歲的李嘉誠隨父母移民到香港,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表公司當小學徒,后來到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開始創業,用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灣創辦長江塑膠廠。1957年,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1958年開發第一棟工業大廈,進軍房地產項目。此后,憑著一貫的對市場的精準把握和打拼精神,李嘉誠事業迅速走向輝煌。
作為商界大鱷,李嘉誠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每一次其投資資產變動都會被看作市場的隱秘信號或者風向標。以至于過不了多久就會出來一篇類似《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
盡管2012年5月,李嘉誠公開表示長子李澤鉅將管理長和系全部資產,但他并沒有退出企業界管理和投資的第一線。
2016年,李嘉誠這樣說:“我已做好退休準備,但現在還沒有這個計劃。我每天都樂于為股東或基金會付出時間和精力,數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請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一個年屆90的老人家,為什么這么拼?李嘉誠的答案是: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系的。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
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
巴菲特 87歲,出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著名的投資商,名副其實的全球“股神”。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全球富豪榜第3名。
11周歲,巴菲特便殺入股海,并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巴菲特的公司股票成長迅猛,另一方面,其所投資的股票也可謂是絕對的高收益,這使得其財富暴增。以至于投資者稱,誰選擇了巴菲特,就是坐上了快速上升的火箭。
由于其投資理念和取得的巨大成功,巴菲特在全世界擁躉可謂億萬。富人們為了跟巴菲特持一頓午餐爭得頭破血流,以至于其一年一度的午餐會拍出數百萬美元的天價。
除了巨額財富令人羨慕嫉妒恨之外,巴菲特還被美國人稱為“除了父親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2006年,巴菲特決定向5個慈善基金會捐出其財富的85%,約合375億美元,其中約300億美元捐給比爾蓋茨夫婦的基金會。這是美國和世界歷史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
2012年巴菲特致信股東稱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癌,但不會威脅到生命。坐擁億萬財富的巴菲特仍在舉辦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前幾天的一次已經是第52屆,他仍親力親為解答了股東們的57個問題。巴菲特關于接班人的回答是,目前并沒有考慮接班人的事情或者到底是哪些人。當然他也希望可以在2017年找到自己的接班人。
關于去世后的財富怎么辦,巴菲特想捐給社會。不過他的好搭檔查理·芒格卻表示,希望公司能繼續運作,創造財富。
芒格 93歲,1978年至今,擔任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巴菲特黃金搭檔。日前跟巴菲特一同出席股東大會。
在過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賬面價值以年均20.3%的復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每股股票價格從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芒格的生活曾經很艱難,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凄慘。草率的婚姻,使他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剛剛離婚不久,兒子泰迪身患白血病不幸夭折,巨額的醫療費用、失去親人的巨大痛苦折磨著他;芒格管理的合伙投資公司遭遇了1973年至1974年的股市大跌,損失過半;1978年,芒格因為白內障手術并發癥導致左眼完全失明……但是芒格并沒有被接踵而來的苦難和不幸所擊倒。
如今,93歲的芒格仍然跟87歲的巴菲特彼此攙扶,并肩作戰。
❖
稻盛和夫
85歲,出生于日本鹿兒島,著名實業家。
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信(KDDI,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進入世界500強。
2010年受時任首相鳩山邀請,擔任日本航空CEO,將瀕臨破產的日航挽救過來,一年后盈利3000億日元。
稻盛和夫說,成功和失敗都是一種磨難。有人成功了,覺得自己了不得,態度變得令人討厭,表示其人格墮落了;有人成功了,領悟到只憑自己無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勝利者,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都會利用機會,磨煉出純凈美麗的心靈。
他選拔人才的標準是德高于才,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他的人生理念、商業理念、經營之道和成功之道不僅讓他帶領企業走上頂峰,而且影響了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家。
稻盛和夫的《干法》、《活法》系列著作在中國傳播甚廣,深受企業家們的推崇和喜愛。直到今天,稻盛和夫仍在世界各地布道,傳授他的人生理念和經營之道。
對于自己的成功,稻盛和夫說,除了愛上工作、拼命工作,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
❖
郭鶴年
94歲,身價100億美元,嘉里集團董事長。馬來西亞最杰出的企業家,享有“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之稱。他的名字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已成為財富和成功的代名詞。
1947年,24歲的郭鶴年只身赴新加坡,以10萬元馬幣作資本,創立了他生平的第一家公司——力務克公司,經營商務、船務經紀、雜貨業等。1970年代,40歲出頭的郭鶴年就登上了 “亞洲糖王”的寶座。
郭氏集團經營的業務極為多樣化,從甘蔗種植、制造糖、面粉、飼料、油脂、礦山,到地產、金融、酒店、產業、種植業、商貿和船運等。旗下資產最大部分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室、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等。
他長居香港,而且積極開拓在中國大陸的企業版圖。1983年,郭鶴年在北京海淀區建起了中國內地的首家香格里拉酒店—北京香格里拉。北京的國貿一、二、三期都是郭鶴年投資建設,110萬平米的商鋪只租不售,這也源源不斷為他帶來巨大的財富。
1992年,郭鶴年宣布退休,將其事業交給他的后輩們。不過,他退而不休,仍然擁有郭氏集團的最高決策權,尤其是在對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投資方面。在北京、香港、天津、深圳、福州等地,人們依然可以看見郭鶴年忙碌的身影。
“企業家都有一種使命感。賺錢當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當獲得大量金錢后,使命感便會油然而生。沒有使命感,一個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爾夫球場出現。”郭鶴年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是舊社會的說法,現在,九十歲才是古來稀,人生一定要有挑戰。
2012年,因其對中國經濟的貢獻,郭鶴年被授予“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
❖
褚時健
89歲,褚橙創始人,云南玉溪紅塔集團原董事長,曾經的“中國煙草大王”。
上世紀50年代曾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改造。
在效力紅塔的18年中,為國家創造的利稅高達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他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
1994年,褚時健被評為全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
1999年因為經濟問題入獄,2002年保釋后,74歲的褚時健再度創業,承包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
2012年,“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由于品質優良,常被銷售一空。褚時健成為“中國橙王”,身價上億。如今,褚橙已經家喻戶曉。
褚時健74歲創業,老當益壯,許多年輕企業家備受激勵。王石5次面見褚時健,曾帶領一批企業家上哀牢山拜訪褚時健。王石說,褚時健改變了他對退休生活的計劃,并撰文稱,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彈力。
對于創業和成功,褚時健說,中國的年輕人太急躁,他快90歲了還在摸爬滾打。現在社會上太多人這么想,都想找條直路走。尤其年輕人,大學讀完書進入社會剛幾年,就想搞出名堂,實際不是這樣。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
❖
阿曼西奧·奧特加
81歲,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創始人,身價670億美元,全球富豪第二名。曾以795億美元身價超越比爾·蓋茨,問鼎全球首富寶座。
奧特加出生于西班牙西北部貧困的加利西亞地區。1975年,奧特加在拉科魯尼亞以5000比塞塔開了一家名為Zara的服裝小店,后來更名為Inditex,成為世界第二大服裝公司,這就是今天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的原型。
從哈佛、沃頓到西班牙的IESE學院等知名商學院,奧特加的公司都被視為研究未來制造業的案例。
奧特加行事低調,從不接受采訪。在1999年之前,奧特加的照片從未在媒體上出現過,而直至2001年Inditex上市后首次公布年報時,奧特加才無奈對外發布了他的第一張正式官方肖像。
奧特加身邊從不帶保鏢,總是以一身的休閑西裝亮相;這位億萬富豪的座駕也是很一般的FutureB6,歐洲售價2-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3.7萬到20萬左右。
目前,奧特加已將公司的具體管理權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但他還是每天出現在Inditex集團的總部。他像往常一樣頻繁穿梭于公司各部門或工廠車間,捕捉服裝設計制作流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并與年輕的設計師閑聊侃大山,因此被戲稱為“沒有辦公室的老板”。
❖
卡爾·伊坎
81歲,身價250億美元。對沖基金大佬,別名:華爾街狼王。
如果要問,過去20多年里,華爾街上最讓各大公司CEO膽戰心驚的名字是什么?答案很可能是卡爾·伊坎。
伊坎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開始于1961年。1968年,伊坎用自己幾年來打拼股市的積蓄購買了一個在證券交易所中辦公的席位,并成立了一家名為Icahn Co.的小證券公司,主營業務無非是風險套利和期權交易。
被華爾街稱為“企業掠奪者”的卡爾·伊坎,早在1985年就以對環球航空公司的成功收購而聞名。
這位股市大鱷,上世紀80年代通過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資產套利而起家,此后又因為多次惡意收購名揚華爾街,他曾先后盯上過20多家公司。
《財富》雜志把他稱為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機者,“不管你信不信,現實中的伊坎是一個復雜而又多才多藝的人—他精通多種賺錢之道,可能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如今,老狼王仍在資本市場上四處出擊,搜尋“獵物”。不僅如此,他還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兼職,擔任特朗普的監管改革特別顧問,以個人身份協助特朗普。當時,特朗普委托伊坎幫他“挑選”美國證監會新主席。
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參議院決議通過特朗普的提名候選人杰伊.克萊頓成為新一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即美國證監會)主席。毫無疑問,當中必有伊坎的一份功勞。
❖
莫利斯·格林伯格
92歲,史帶集團董事長、AIG原總裁,美國保險教父。
出生于紐約,曾是一名戰士,參加過二戰的諾曼底登陸,也參加過朝鮮戰爭。軍旅生涯對他的性格和管理風格有著重要影響。
1960年加入了AIG,很快就得到公司總裁斯達的賞識,7年后,格林伯格就當上了AIG的總經理,當時只有42歲。
AIG于1969年在紐約上市,當時市值約為3億美元,到2003年7月,市值已經超過1500億美元。
2004年由于財務假賬問題,格林伯格2005年3月辭去AIG的職務。但80歲的他立馬又走上了新征程,出任美國史帶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如今,90多歲的格林伯格仍然在世界各地奔波和開拓業務。他經常到訪中國。幾年前島君有幸在清華大學聽到老先生講述AIG跟美國政府的那場“恩怨”。
❖
皮爾·卡丹
95歲,知名服裝設計師,皮爾·卡丹品牌創始人。出生在水城威尼斯近郊一戶貧苦農家
1950年獨立開設服裝設計公司。1973年皮爾·卡丹的事業已臻成熟,為了跨國的布局,他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皮爾·卡丹公司,此后公司事業日漸全球化,在男裝、女裝、服飾配件領域中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
對于皮爾·卡丹,年紀稍大一點的中國人絕不陌生。據了解,1990年代前后,僅皮爾·卡丹一家品牌便占據了中國40%的市場份額。在當時,皮爾·卡丹代表著中國服裝行業的頂尖水準。不管是相親約會還是官商洽談,不穿上一身皮爾·卡丹,是很沒面子的事情。
不過由于接連不斷被曝光的質量問題,皮爾·卡丹品牌形象不斷掉價。近年來各大商場已經很少見到這個昔日的大品牌了。
2016年11月,皮爾·卡丹在巴黎法蘭西學院舉辦了一場慶祝他從業七十周年時裝秀。94歲高齡的皮爾·卡丹表示,他還不打算退休,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為 Pierre Cardin 而工作,樂在其中”。
❖
周家礽
85歲,云南滇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
周家礽5歲時,父親因病驟然去世。1962年,進入“云南白藥廠”,一直干到1988年。由于對技術工作的執著與鉆研,研發和創新了多個藥劑,他也從基層技術員一路晉升為云南白藥廠首任總工程師。
1994年1月,集資28萬元創業設立滇虹天然藥物廠,自主研發、生產出“康王”牌外用藥和其他內服藥等11個品種。周家礽因此被稱為“康王之父”。
2014年,滇虹藥業年銷售達到13億元。同一年,拜耳集團最終出資36億元人民幣,收購滇虹藥業100%的股份。
2016年3月,周家礽與幾位合伙伙伴再度創業,創辦“云南群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保健品、日化品的生產與銷售。2017年,公司獲得了上海磐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re-A輪投資。
很多人不明白,這么大年紀為什么要再創業。周家礽表示,自己年輕時的偶像是保爾柯察金,相信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說自己一生有3個朋友:一個是歧視他的人,使他奮斗;一個是傷害他的人,使他堅強;一個是愛他的人,使他溫柔。
除了上述的11位,智庫君粗略統計了一下,80歲以上卻仍在一線的企業家還有以下七位:
➤ 蔡先培 81歲,科寶博洛尼董事長。
➤ 許應裘 82歲,廣東豐順人,凱南房地產董事長。
➤ 吳明勝 85歲,浙江嵊州市人,女企業家。
➤ 宮內義彥 82歲,日本歐力士集團掌門人、資深董事長。
➤ 呂志和 88歲,香港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石礦大王”、“酒店大亨”及“澳門新賭王”。
➤ 雅各布·羅斯柴爾德 81歲,羅斯柴爾德資本管理公司(RIT)主席,其家族基金會主席和黑石集團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 喬治·索羅斯 87歲,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慈善家,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和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他不再管理投資,但仍在全力推動慈善事業。
做企業和投資真的不容易,種種艱難和辛酸,有時很難為外人道。然而從上面這些讓人“跪拜”的超級有錢、超級年長又超級拼命的大鱷身上,島君總結了幾條為人和經商投資的硬道理:
1. 誠信正直,做事業說到底是做人,身若不正,業很難立;
2. 勤奮,在這些人面前,你沒有任何借口;
3. 熱愛和激情,持續投入工作并樂在其中;
4. 勇敢堅毅,百折不撓的精神,在困難面前逆流而上;
5、 野心和對市場的敏銳,抓住機會,錨定目標,永不停歇地折騰;
6. 感恩,持續回報社會,幫助他人成功;
7. 最后,關鍵的是,你得健康地活著,給自己一條可以打拼到100歲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