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創業大潮催生了一大批速成的老板,也催生了一大批速成的“企業家、高管”。
這些老板常喜歡轉發《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都死掉了》這樣的洗腦文,自覺得下屬員工看了這樣的文章,得到思想認識上的提高,應該從心底里拜服,馬上頓悟,從而更主動積極的工作。
殊不知,大部分80、90后員工看到這樣的文章,最多給個白眼就點了返回/關閉。
僅看標題,觀點這么正能量的文章為何卻不受員工待見呢?
02
衛哲:沒有效率的增長,不是慢性自殺,而是加速自殺
創業公司拼的是什么?
拼的是資源、眼界和努力。且這三者順序在創業早期一般不可顛倒。
僅憑一個想法,一個愿景,一個草莽團隊就想成功的創業,機會實在渺茫。十幾億人才出一個馬云,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讓馬云重新創一次業,也很難能再做出一個阿里巴巴。
創業公司第一位要的是生存,早期階段一定是借助老板的個人資源,獲得生存的保障;公司要有發展,要依靠老板的眼界選對方向,朝正確的大方向試錯;公司要發展的好,要憑借老板的卓絕努力,招募合適的團隊,帶動團隊共同前行。
老板對自己太寬容,只要努力了,哪怕效果不好,至少心安了。
但任何公司的發展都是要看結果的,努力做著無效的工作,這是最可怕的工作方式。
如果因為努力過就心安理得,那就更可怕了!
03
什么樣的隊伍才能勝?
《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識眾寡之用者勝;
上下同欲者勝;
以虞待不虞者勝;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知道應該打還是不該打的,勝;
懂得不同人數隊伍兵法的,勝;
上下同心協力方向一致的,勝;
以有備對疏忽懈怠敵人的,勝;
將有才而君主信任放手的,勝。
開公司、帶隊伍如同帶隊打仗。沒事兒再把《孫子·謀攻》的這段話看一遍,是不是有更多的體會?
04
大棒加胡蘿卜
“劉強東不是請你來提意見的,提意見的副總被悄然撤職。”
“任正非扔掉副總報告狂批半小時,辦公室主任被罵落淚。”
“鋼鐵俠”Elon Mask 暴君脾氣,超嚴格要求下屬,達不到要求就要滾蛋。
這樣的內容刷屏,一點也不奇怪。
因為公司的確不是請員工來提意見的,是請員工來解決問題的;匯報沒有領會領導的意圖,被老板罵也是理所當然的;覲見ELon Mask的時候,得先問問秘書老板心情如何,要適應老板的高要求才能跟得上老板的想法。
老板也是人,并且是一個公司壓力最大的人,有點脾氣很正常,員工需要體諒老板的艱辛和不易。
但強人之所以為強人,帶領企業作出大事業,和壞脾氣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不能因為部分成功的企業家會發脾氣,就把發脾氣當成企業老板成功的標配。
強人們之所以成功,需要對員工嚴格要求,但肯定不只于此。
我們也要看到,京東給員工的股份很普遍,劉強東給京東員工修高檔宿舍,對嫡系管培生嫡系更是超級信任,很多年輕人出任核心高管職位。
任正非的華為員工持有99%股份。算上分紅,華為的人均工資每月6萬,年薪百萬、千萬不是夢!(當然被平均的華為員工也是很苦逼)
Elon Mask給的工資多少我不知道,不敢亂說,但一定不會低。并且tesla、spaceX、solarcity這樣的項目,可以接觸到最牛碧的牛人,實踐全球最新的科技。
大棒加胡蘿卜,要有大棒也要有胡蘿卜。
畢竟,對于99.9%的人來說,收入多少直接決定了工作的價值感和認同。期盼工作的成果和收入成正比,這是個再合理不過的要求。
或者,創業老板們希望員工堅持苦逼低收入,無怨無悔的跟著創業,你有馬云一樣的眼界、韌性、魅力和大忽悠能力么?
05
如果把企業比做一個人
老板是大腦
制度是神經
文化是靈魂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個人,老板就是身體的大腦,指揮著公司這個身體的行動。
但除了腦的直接指揮,身體的很多功能是需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自行運轉的,比如正常呼吸、消化、內分泌。大腦想直接指揮腸胃的蠕動,幾乎是很難的。
企業制度就是這個身體的內部的自主協作、協調溝通的神經系統,而企業文化則是影響著這個體的內分泌,從而形成企業的性格特征,精神狀態。
老板的偏好和個性往往會影響整個公司的特性,并且這種特性是刻在基因里的。
馬云的阿里侵掠如火,馬化騰的騰訊其徐如林,每個企業和企業中的人都帶著其老板鮮明的特征,這是企業文化的熏陶帶來的結果。
如果指揮著身體的大腦不注重鍛煉和飲食,不注重作息規律,不注重眼界修養,一味的指揮著身體往前沖。
公司倒掉僅僅是因為短跑沒有跑好么?
06
公司發展靠什么?
早期團隊靠信任
成熟長大靠機制
長期發展靠文化
創業初期,信任帶來了創業公司的簡單,但隨著越來越多陌生人加入,不信任開始增加。公司中都希望老板和員工是互相信任的,但怎么做到呢?
強勢的一方要率先邁出一步。對員工來說,老板就是公司,公司就是強勢的,所以要先走出一步。
對于基層員工,最怕的是得不到老板的關注。老板對普通員工的關注,表揚,一句早晨好,甚至是大罵一通,都可以大大激發員工的士氣!
員工最怕的是沒有存在感,沒有認同感,罵你至少說明老板還很在乎你。
而對于直屬的上下級,下級反感的是被上級直接指責。對于大部分工作來說,上下級協同完成,即使下屬沒有做好,上級有沒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是自己沒有把問題想清楚,還是任務沒有妥善的布置,或是錯估了下屬完成這個任務的能力?
最怕的就是不會帶團隊的老板,忽視精細化團隊建設,以為轉發洗腦文就可以真的洗腦。團隊建設上欠的賬都是要還的。
干公司,帶團隊,既要嚴格標準,也要知人善用。
07
為了錢還是為了成就感
都要啊!
員工不排斥加班!
但討厭無意義、磨時間的“政治正確”加班。
員工不排斥開會!
但厭惡拖沓冗長、目的不明確的討論會。
員工不排斥努力!
但厭惡無指引、無方向、無目標的迷茫。
自我驅動是個人效率最好的來源。成長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不想成長的人,沒人能逼ta。
每個人的夢想是獨立的。一個團隊最重要了解你的團隊每個人的夢想什么,幫助他實現、給他機制實現。讓他為了自己的夢想,去自我驅動。
對于這一代人來說,光喊“你要努力,要上進,要服從”,只是你一廂情愿罷了。請不要再轉發《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都死掉了》這樣的文章,斷章取義的洗腦文,只是圖增員工的反感。
對這一代人來說,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給ta自我驅動的機制,有沒有創造自我驅動的公司文化和價值觀。
老板們,要問問自己,有沒有足夠努力的去獲得資源讓公司存活,有沒有足夠投入的思考,提升眼界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沒有去了解這一代員工的心態,足夠投入的持續建設企業文化,做成一個自我驅動的公司。
08
員工要用老板的心態來干活,從老板的視角評估公司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身處地的體會老板的不易,主動尋找幫助公司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這過程中,你才能成長,或許有一天你才能當老板。
當老板就要承擔公司最大的壓力,就要有帶領隊伍朝正確方向前進的決心,就要不斷挑戰自我,不斷超越自我。
對自己寬容的老板,干死了公司。
后記
管理公司、帶隊伍,至少要做到客觀公正。
老板真不是那么好當的,勞心勞力、肩挑手扛托起一家公司;管理帶隊伍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人是最難管理的;員工如果以打工的心態混日子,等AI等科技繼續發展,這樣的人就得被淘汰。
戰術上的努力不能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做正確的事遠比正確的做事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