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開始流行的那幾年,也是康佳業績最輝煌的時候,幾乎每個中國家庭都會買一臺康佳電視,“KONKA”成為一個家庭重要的財富象征。
根據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的統計數據,截至2007年11月份,康佳2007年彩電總體零售量占有率14.09%,高居中國彩電市場的第一位,11月單月零售量占有率高達15.89%。這是自2003年以來,康佳彩電連續5年蟬聯彩電銷量榜首。
對當下的彩電業來說,這是個瘋狂的時代,行業洗牌時刻在發生:做電視的開始做手機了,做手機的轉行做電視了,下一步也許還要做手表,做汽車。
干了30年彩電的康佳不禁困惑:生存為何越來越艱難?
近日,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擬轉讓持有的康僑佳城公司70%的股權,掛牌價格將不低于41.45億元。康佳擬出售的康僑佳城項目一旦建成發售,收益將遠超目前的出售價格。
據報道,這僅僅只是康佳集團近期清理的資產之一。除此之外,康佳還在變賣手里的其他資產,如此急于拋售手里的資產,康佳的資金鏈這么吃緊嗎?
從康佳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4.06億元,同比增長32.4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087.13萬元,同比增長140.53%。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能核準企業盈利能力的毛利率卻同比上年再次持續減少,減幅達3.3%。對此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由于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并且伴隨原材料價格上漲,所以主營業務毛利率有所下降,直接導致虧損。
另一方面,雖然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40.53%,但是凈利并非來自主營業務,而是因為資產處置,這也側面驗證了康佳現金流吃緊的現狀。拋開持續上漲的數據,康佳的整個中期實際業務情況并不好看。
人事震蕩導致巨虧,大傷元氣
2015年康佳跌入巨虧的深淵,經歷了近年來最大的業績危機。
彼時,集團多名高管紛紛離職,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對企業業績產生了極大影響。對于很多員工來講,那三個月是一場噩夢,日常業務完全停擺,正常的經營節奏被徹底打破,這讓康佳遭遇了近幾年最嚴重的虧損。
2015年10月,康佳集團發布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8.52億,同比下降1891.14%。其中“人事震蕩最頻繁”的第三季度虧損尤其嚴重,當季虧損5.5億元,同比下降17535.28%。當時最新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創維以20%的市場份額位居家電行業榜首,海信、TCL、長虹分別以18%、16%、11%緊隨其后,而康佳的市場份額僅有9%,跌出第一梯隊。
這次危機讓康佳元氣大傷,盡管董事會上演的“逼宮大戲”落幕,但這次巨虧讓老牌家電品牌康佳在下滑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事實上,當時國內的彩電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對于傳統老牌家電業績的下滑,樂視、小米等新品牌開始了爆發式增長。
扭虧為盈后,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通過高管人員大換血,康佳重新建立了其高管團隊,并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用一年多的時間實現了從巨虧到盈利的轉變,成功走出了虧損泥淖。
2016年是康佳大幅轉型的一年:先是推出互聯網子品牌KKTV;后又做出重量級決定,大力發展OLED電視產品實現彩電業務轉型;此外康佳還與微鯨開展合作,實現了產品與內容的優勢互補。
從2016年的財報上來看,康佳實現營業收入202.99億元,同比增長10.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96億元,同比增長107.61%,成功扭虧為盈;值得注意的是,在康佳的業務構成中,彩電業務的收入比例達到了61.47%,超過了全業務的一半。
即使在2017年的第一個季度,康佳還是保持了財報數據上的強勁上漲。但很多業內人士在康佳的未來發展進行判斷時,表示并不看好。
一方面,在過去五六年時間里,康佳管理層動蕩、市場占有率下滑,產品銷量也與其競爭對手TCL、海信、創維等拉開了較大差距。另一方面,今年截至目前其實康佳集團沒有推出十分具有轟動性的創新產品出來,而其品牌也已經老化,沒有明顯能夠拉動其銷售的因素。
這種不被看好的預言在近期被印證,從康佳大量拋售資產的舉動來看,集團的經營并不是一帆風順;從財報數據來看,主業虧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康佳的業績危機還在持續。
此外,康佳電視的質量問題和售后也遭到了用戶的吐槽。據報道,有網友在康佳天貓旗艦店購買了一款電視,在3個月時間里一共使用不到50次就壞了。很多用戶原本是抱著老牌子質量好一點的心態選擇了康佳,但發現質量問題不斷,聯系售后卻被告知需花高價進行維修。
昔日業界龍頭成為沒落貴族
康佳集團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成立于1980年,目前,其業務版圖囊括彩色電視機、手機、白色家電、生活電器、LED、機頂盒等。
康佳曾是當之無愧的業界龍頭:彩電國內零售市場占有率連續六年位居第一,手機也進入國產品牌三甲,“KONKA康佳”商標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并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品牌價值達150多億。
但康佳近幾年的表現的確是離它的消費者越來越遠了。傳統家電行業的競爭對手就已經讓康佳應對乏力,不斷洗牌的國產彩電市場,早已把這個昔日龍頭老大遠遠甩在身后。
缺乏核心技術,陷入低研發困境,是康佳面臨的另一內憂??导沿攬箫@示,2016年上半年康佳集團的研發投入僅0.88億元,同比減少15.56%,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已經連續四年不超過1.3%,遠低于海信、TCL等同行。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康佳沒有規模、沒有科技含量,不能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沒有差異化,只能做炮灰?!?/FONT>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沖擊也在不斷侵占康佳的市場。首先是互聯網視頻的崛起,使得觀眾的注意力從電視等傳統媒介分散到了電腦、平板、手機等媒介。其次,互聯網公司如樂視、小米等不斷推出互聯網電視,給傳統電視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長時期的內斗耗費了康佳大半的精力,這讓它在產品升級、互聯網轉型等多個方面都慢了一拍。內憂外患的合力,一步步把昔日的業界龍頭拖成了沒落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