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百度CEO李彥宏公開表達了對企業級軟件市場的看好。他的觀點是:移動時代,新的企業級軟件應該能夠解決企業內部流程以及內部到外部連接的問題,這些都是過去企業級軟件所無法解決的。而Gartner的數據則預計,38%的企業信息系統將在3年內轉移到云應用平臺上,但目前采用不同程度的云服務的企業比例只有11%。
在國外,以Yammer、Jive以及該領域的領先級企業Salesforce等為代表的企業級SaaS服務先一步成為了資本市場的寵兒,而在中國,這個趨勢也已經從2012年蔓延到現在,標志就是明道、銷售易等toB的辦公協同類創業公司的興起。
PingWest此前曾報道過的紛享銷客是其中之一。它是一款專注于企業銷售人員的移動辦公和CRM工具,針對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特點設置了企信(類微信的IM功能)、工作(類Yammer的分享功能)、提醒(工作內容的委派和跟蹤功能)以及動態CRM幾個模塊,試圖對原本企業笨重的OA系統進行移動端的優化和重組。紛享銷客剛剛宣布,公司已經完成了由北極光創投領投的千萬美元級的B輪融資。同時他們還稱,其企業用戶已經突破5萬家——比起去年6月份A輪融資時的12000家,紛享銷客的客戶數在一年之內獲得了4倍增長。
你可以把這種增長看作是垂直化轉型的結果。公司創立之初,團隊的產品目標還是“企業微博”Yammer,但從2013年年中開始,紛享科技開始轉型向Salesforce學習,專注于為銷售人員開發辦公協同軟件。換句話說,公司的產品思路從強調全體員工和內部的社會化交流變為了專注銷售人員和辦公協同。你可以從Yammer和Salesforce身上看出兩種思路的區別:前者在被微軟收購時估值10億美元,而后者目前市值已經達到360億美元。
紛享銷客CEO羅旭向PingWest詳細解釋了轉型和產品迭代背后的思考。羅旭曾在《新京報》負責廣告發行職務,也因此看到了移動辦公、社會化以及與云結合的這一垂直市場,并選擇在企業SaaS方向創業。團隊最初的模仿對象是Yammer——企業內部的交流平臺,
這也是第一輪投資人最初認可的產品和方向。然而,在后來的調研中羅旭發現,Yammer這種企業“內部BBS”的形式沒有組織架構和組織邊界,而且更大的問題在于——Yammer并不涉及業務流。羅旭與投資人交流后判斷,不參與到業務中的社會化產品和to B類產品對企業用戶來說并沒有必要性。
但反過來,與覆蓋全公司人員的企業協同相比,銷售管理要更垂直,似乎意味著市場更小。羅旭對此的解釋是,銷售是企業的核心,越接近錢的東西越有生命力。他認為,提高銷售人員這個群體的用戶黏性,仍舊能發展出一個很大的市場。
于是,紛享團隊完成了由Yammer到Salesforce模式的轉型,同時將產品改名為紛享銷客。2013年年底,紛享銷客在社會化協同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了動態CRM功能——可以讓銷售人員在手機上對溝通流程、項目進度和客戶資源進行統一查看和管理。
完成了轉型之后的下一個問題在于:如何設計基于協作平臺的動態CRM系統?羅旭解釋稱,企業應用分為幾個維度:網盤、協同、CRM,它們都是信息孤島,互相之間缺乏數據交流。而紛享銷客的設計思路則是把銷售過程中的行為、客戶、執行力等部分通過軟件中的功能聯系在一起,實現業務上的溝通。
所以,紛享銷客的做法是先做底層——通訊層,解決企業內外部溝通的問題:IM、SNS和Email,“IM是即時溝通,強調有效;SNS是離線溝通,做業務層的承載;Email是內外溝通。”通訊和協作之上才是CRM。比如,紛享銷客會將銷售人員的簽到和定位信息與客戶資料關聯起來,以此統計他見客戶的頻率和頻次,看銷售布點是否合理。銷售日志也會關聯到客戶名下,這樣就能看到服務客戶的整個過程。這樣做的好處還在于,紛享可以基于這些數據進一步分析,為企業的銷售活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