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戶,您的前面有45人正在辦理業務。”當謝然拿到排號單的時候,露出無奈的表情。作為一名剛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謝然每月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取工資:“終于有自己的收入了,再也不需要做一名啃老族了。”
不過,每次漫長的等待時間卻為謝然美好的心情添加一絲煩惱,排隊動輒半個小時,有時甚至更長。而且他居住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去銀行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這樣一來,半天的時間就被浪費過去了。
謝然的煩惱反映出目前金融業存在的服務短板——排長隊、服務時間有限、服務網點少等。這些短板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詬病,以謝然為代表的廣大用戶群體希望可以隨時隨地取錢、匯款和理財。
如今,他們的愿望正在變為現實。日前,華為公司依托深厚的ICT技術積累,針對銀行全渠道服務場景,創新性地提出了VTM(Virtual Teller Machine)Solution概念。通過VTM多媒體協作平臺(VTC-Virtual Teller Center)連接遠程柜員和銀行客戶,將柜員服務進一步貼近銀行客戶,真正實現“無處不在的銀行服務”。
銀行業的煩惱
事實上,在銀行業實現“普遍服務”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的煩惱。首先業務擴展慢,一個銀行網點的建設從場地談判到裝修,直至正式營業少則一年半載;其次,成本高,網點面積大和網點多帶來了居高不下的建設成本和日常運營成本,同時運營也需要花費不菲的人力成本。
而且,隨著更多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的加入,國內銀行業的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銀行業的利潤率普遍下降。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改變了傳統金融業的運營模式和利潤模式。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吸引客戶、提升客戶黏度、為VIP客戶更好地服務”;如何“降低運營成本、降低運營風險”已成為擺在每個金融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與此同時,隨著ICT技術與銀行業務的深入結合,銀行的服務渠道也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各類服務渠道呈現出融合的趨勢。
來自華為的專家向記者表示,未來,銀行物理網點將進一步分層分級,傳統的“營業網點+自助銀行”的模式正在向“旗艦店+綜合網點/專業網點/Mini網點(社區銀行)+自助銀行”的模式演變;電子渠道也在傳統的“電話銀行+網絡銀行”基礎上進行深度演變,逐步融合語音、視頻、IM、富媒體等多種媒介,通過手機、PAD、電腦、電視等多種終端,為銀行客戶提供全渠道服務。
上述專家向記者表示,近兩年,VTM Solution在全球金融領域已形成一種趨勢,國內的眾多銀行,也紛紛開始VTM全渠道服務平臺建設。隨著越來越多VTM機具廠商、VTM業務軟件供應商的加盟,VTM領域已形成了完整的端到端產業鏈,并呈現出由VTM機單一應用向社區銀行、家庭銀行、掌上/移動銀行全渠道服務應用的發展趨勢。
VTM將銀行帶到社區
謝然特別煩惱的一件事情就是由于居住在偏僻的地方,周邊幾乎沒有任何銀行網點,零落分散的ATM取款機也解決不了匯款、存錢等業務。如果在自己的小區或者附近周邊就有一個小型化的銀行機構,就可以解決他的煩惱。
事實上,社區銀行在美國等西方金融發達國家已經比較普遍。“社區”并不單指區域概念,泛指小型化銀行機構。業務范圍也不僅僅針對個人,小型機構也在其服務范圍內。有了社區銀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就可以隨時去辦理各種業務了,節省了用戶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