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的時候如果說還有人想做一個搜素引擎來挑戰 Google,你一定會以為這個人是瘋了。微軟、Yahoo 等昔日的巨頭都已經失敗過的事情,還有誰敢干?
MIT 研究生畢業的 Gabriel Weinberg 就是這樣的人,盡管失敗是他的家常便飯。他前后創業了兩家公司,一家失敗,另一家后來也賣給了別人,隨后又折騰過結構化數據、Quora 式的問答網站以及反垃圾郵件技術,均未獲成功。
微軟、Yahoo 失敗的原因,大抵是因為它們沿用的是 Google 同樣的做搜索的方式—包括對 web 進行大規模的索引等一些做法。而 Weinberg 失敗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他沒有把失敗的東西糅合到一起。
于是他這么做了,三個失敗的嘗試,結構化數據 +Quora 式的問答網站 + 反垃圾郵件技術產生的化學反應足以化腐朽為神奇。盡管目前從體量上來說,DuckDuckGo 也許還是 Google 的一個最微不足道的競爭對手,但從下圖它陡峭的搜索流量增長曲線來看,未來也許它會成為搜索巨頭最強悍的競爭對手。
秘密武器:以尊重隱私為核心
不過三合一還不是 DuckDuckGo 流量飆升的主要原因。DuckDuckGo 最陡峭的坡是從去年7月 開始形成的,這正是斯諾登披露 NSA 棱鏡計劃的時候。棱鏡事件成為 DuckDuckGo 的一個絕佳的營銷工具,因為保護隱私正是后者的核心理念。
跟其他的搜索引擎不一樣,DuckDuckGo 的查詢不需用戶賬號,默認情況下不記錄 IP,也沒有搜索 cookie 跟蹤用戶搜過什么,在網上逛過什么地方,DuckDuckGo 不會保留用戶的搜索歷史,用戶點擊 DuckDuckGo 搜索結果上的鏈接時,目標網站也看不到用戶使用的搜索詞,DuckDuckGo 甚至還配備了自己的 Tor 出口中繼,幫助 Tor 用戶提高搜索性能。
不過,盡管 Weinberg 很在意隱私,但一開始并不是很重視,是那些偏技術重隱私的早期用戶提出相關問題才讓他把保護隱私作為了產品的核心的。
對于任何膽敢挑戰巨頭的初創企業來說,被巨頭山寨是最大的風險,巨頭只需抄襲你與眾不同的東西,其巨大的影響力足以將卑微的你掃進技術史的垃圾桶(看看被騰訊扼殺過的初創企業有多少就知道了)。
Weinberg 和他的小伙伴們似乎毫不畏懼。因為 DuckDuckGo 的這樣東西是 Google 復制不了的—不要那些隱私數據,Google 的定向廣告也就無的放矢。因此,DuckDuckGo 儼然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賣點,并隨著公眾對網絡隱私的日益重視而持續發酵。
選用DuckDuckGo不僅僅可以看做是一種技術上的選擇,而且也是一種對全面革新的支持。在一個并不是為了愛和友誼,而是為了更加有效地將你賣給廣告主才去深入了解你的時代,DDG將自己定位為另辟蹊徑不做跟蹤的隱私權之守護者。 當然你仍舊要被貨幣化,但會以一種更加文明和匿名的方式進行。
突出隱私權是個好辦法,可藉此找出同Google等搜索引擎相比的競爭優勢,因為別的搜索引擎明顯在隱私權方面毫無競爭能力。這個我明白。但我發現更值得關注的是DDG在來自大眾的(crowdsourced)插件集合方面的強烈愿景。在該愿景中,DDG可以通過將一大群垂直數據供應商結合到DDG的搜索框架中,從而獲得更加廣泛的搜索覆蓋范圍。舉例來說,專為樂高定制的插件可以針對完整的樂高數據庫進行搜索。再比如,如果在你要搜索的內容中有一種香料的名字,DDG就可將其識別出來并可能會觸發針對高度優化的菜譜數據庫進行更加深入的搜索。每次搜索可以觸發多種不同的插件,而且這一切都是實時進行的。
難道所有這些數據不能通過搜索開放的Web獲得嗎?真的不能。這些數據是具有語義的結構化數據。可不是HTML頁面。你需要的搜索引擎是能夠對更加豐富的數據集進行分類、映射、整合、過濾、定序、搜索、排版后還要消除歧義,只進行關鍵字搜索可辦不到這些。你需要的是DDG所嵌入他們搜索引擎中的這種智慧。當然這里還有個問題,既然數據已經變得很珍貴了,許多已經成長起來的公司就再也不愿意將這些數據分享出來了。
DDG支持廣告,這使DDG處于一種微妙的境地。定向廣告(Targeted Ads)賺錢更多,但與此矛盾的是,DDG不做跟蹤的策略意味著他們不能收集定向數據。 這個策略對那些關心隱私權的人來說還是一個賣點。但既然搜索是人盡皆知的目的驅動的,DDG將查詢進行分類并將它們同數據源進行匹配的技術早已具有了高價值定向的形式。
三合一的魔力
你用搜索引擎查東西想要的當然是答案,而不是一堆的藍色鏈接。DuckDuckGo 一開始就想到專注于為網上的信息查找打造出色的體驗。它把臟累活(web 信息索引)留給了不同來源的第三方搜索引擎,而致力于為人們的查詢提供即時答案。在即時答案的下方,DuckDuckGo 還聚合 Bing、Yandex 等第三方搜索的連接,并對其進行過濾和重組,減少了垃圾鏈接。
此外,DuckDuckGo 還靠第三方數據來源的糅合以及日益壯大的用戶及開發者社區的深厚知識來幫助讓答案更準確。
社區的力量:幫助開發產品,用戶變成員工
社區對于 DuckDuckGo 的發展至關重要。DuckDuckG 的第一位全職員工 Caine Tighe 原來就是社區的一員,他對做一個新的搜索引擎的想法很感興趣,主動聯系 Weinberg 問要不要幫忙,并幫助 DuckDuckGo 寫了第一個 Android 應用。
此后 DuckDuckGo 的 20 名左右的員工大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招聘過來的。這是對公司貢獻最積極的一批人,對公司核心產品的演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遠程協作:嘗試各種協作工具
DuckDuckGo 的總部位于賓夕法尼亞州的 Paoli,fastcolabs 的這篇文章說,難以想象,對抗這個星球最大技術公司的叛軍總部是如此的簡樸和稀松平常。但其實這很正常,因為大多數員工都是遠程辦公。
他們嘗試各種知道的協作工具,如 Skype、Yammer、HipChat、Asana 等。網站的代碼大部分是 Perl 和 JavaScript 寫的,托管在 Git 和 GitHub Enterprise 上,而任何細小的變化都發布到 HipChat 聊天室內,以便讓所有人都知道。但除此以外,對于員工的開發環境則沒有任何限制。
DuckDuckGo 的這些做法令人印象深刻,除了DuckDuckGo搜索引擎以外,他們還做出了讓用戶定制搜索引擎的DuckDuckHack,并將面向公眾的社區網站群整合成一個單一的 Web 界面,充分體現出了眾包的力量。如果說還有什么會阻止它取得巨大成功的話,我想應該就是拗口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