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之時,客服業卻沐到了難得的春風。電子商務爆發的時代,電話那頭的客服似乎永遠“正在忙”。當資本進入后,客服或許真的該有的忙了。
爭奪企業級入口
誰能想到,資本寒冬之時,之前從未取得過關注度的客服領域,拿到了繼續玩下去的資本,盡管這筆錢不是其他領域那么任性的大手筆。
近日,一個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客服企業智齒科技宣布,獲得由IDG資本領投, 真格基金、華創資本、芳晟股權跟投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對于資本寒冬里的這輪融資,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表示:“所謂資本寒冬,受影響的是那些需要燒錢砸市場的公司,而企業級創業公司的服務和發展會更好,這是由企業效率和服務提升剛需決定的。IDG之所以投資智齒科技,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相契合的企業服務策略和已經驗證的企業高成長性。”
按照智齒科技4.0產品和智慧服務體系的思路,以后的客服是“機器人+人工客服+工單+呼叫中心”這樣的多項式加法,“客服機器人的回答準確率高達97%”。
未來客服行業能因“多項式加法”改變多少,現在不得而知。能確定的是,這一市場如此之熱的原因也在于這是爭奪企業級入口的最好方式。所謂兵家必爭之地,這一領域的諸多廠商,都希望以開放的姿態構建產業生態平臺,實現優勢互補。智齒科技當然也不例外。
目前智齒科技擁有的超過10000家注冊企業用戶,覆蓋電商、互聯網金融、O2O、游戲、IT服務、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智能硬件、物流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里,包括樂視、海爾、宜信、PP租車、愛鮮蜂、roseonly、京北眾籌、藍港互動等在行業掀起龍卷風的領軍企業。
當這些企業以各種入口方式爭奪基本用戶時,客服企業卻打起了企業級入口的主意。雷軍曾說過“要把用戶當朋友”,客服是每一個企業的剛需,任誰也逃不掉。
難題有多難
當大家開始注意到客服環節是個問題時,客服問題已經變得很嚴重了。
去年“雙11”期間,剛剛上線的觸寶商城,由于當天訂單量驟然突破了10萬單,客服連廁所都不敢去,仍然有接不完的電話。“看大家都在忙,我就加入了客服隊伍接起了電話,一接就是一天。”回憶起那天的客服經歷,觸寶科技CEO王佳梁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仍心有余悸”。
一位在大型電商做客服的工作人員對新金融記者說,雖然在這個電商企業工作才一年多,但已算是客服部的“老人兒”了。“人員流動率非常大,干不到一個月就走的有的是。工作量非常大,只要按下‘呼叫準備’就立馬有電話接進來。值夜班的時候如果睡著了沒聽見,漏掉的電話要計入‘呼損’里,要扣很多錢。”
據某電商平臺主管招聘人士透露,每年“雙11”和“雙12”的兩個多月前,客服崗位的工資就會上漲20%,“去年的情況是,只要來了就給4000塊錢的工資,兼職的也行”。
盡管電商平臺一再降低門檻招兵買馬壯大客服隊伍,但依然掩蓋不了電話里“客服正忙”的殘酷現實。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得到什么。”在客服中心也一樣,對于客服代表而言,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客戶要講的是什么。
即便是有工作經驗的客服也常常面臨這樣的困擾:不清楚客戶的需求與欲望。遇到這個困擾的客服往往會主動解決問題,所以他們會問客戶:“我要怎樣幫助您呢?”而客戶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就像一位男士約女友吃飯,問女友吃什么,女友說隨便,然后否定男士提出的10個餐館,最后兩個人在家里吃了頓泡面。
被重新定義的客服
如今,電商、O2O、互聯網金融等與線上交易有關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業務重構,其中蘊藏著大量客服需求。與之對應的是,作為企業與用戶溝通的紐帶,客服環節正在被重新定義。
在這個大背景下,客服人員不再是孤立的部門,客服開始更多承擔起運營和銷售的職能。另外,伴隨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用戶活躍的場景發生變化,從以往單一的電話溝通,衍生出網頁端、微信、App等應用場景,客服渠道正在日益多樣化。
正如牛奎光所言,中國現在人口紅利慢慢消失,人力成本開始提高,這意味著因為管理產生的成本逐年增高,云是節約成本的最好方式。
剛剛過去的2015年,成為國內客服市場的元年。
中國客服市場雖然起步晚,但是蘊含了非常大量的機會。比如美國等一些國家,針對每個細分領域都有非常多的創業公司競爭,而國內的很多細分領域仍是空白一片,中國更有可能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
在今后的日子里,客服市場的容量亦不可小覷。
目前,中國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攀升至90%,這給移動辦公帶來了巨大機會。在未來的三五年里,在客服市場或許會出現一大批獨角獸公司,來扭轉眼下“客服正忙”的尷尬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