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C2C平臺,可以說淘寶一直占據著壟斷性的市場份額,但這并不代表著這個行業的規范和成熟,造假、售假、刷單、霸王條款等等讓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潛在的威脅,甚至這些“商業原罪”還在變本加厲、放任自流,沒有絲毫實質性的規范管制的行為。馬老大口口聲聲說要構建“新商業文明”,但除了成功上市后帶給了中國電商非常大的激勵和鼓舞外,我們看到的“文明”確確實實不多。
排行老二的拍拍網從7月初被收編到京東并且獨立發展以來,從平臺規則、流量分配體系、資源投入等方面雖然沒有與淘寶正面開戰,但一直是處于針鋒相對的立場。尤其在最近炒得火熱的拍拍微店,低調內測強勢推出,可以算是對淘寶的第一次“公開”叫板,況且拍拍這次拿出騰訊與京東做背書的招牌,天然具備了三點絕對優勢。
一、重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流量分配體系
C2C模式沒有形成良性業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賣家不賺錢,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主流的競價搜索排名方式讓賣家的負擔非常沉重,而拍拍摒棄這種模式,在流量分發上的前進對于賣家而言無疑是絕對利好的。
這里不得不略提一下兩個東家騰訊、京東的財大氣粗和將拍拍作為戰略核心的一部分的重視程度,不然拍拍的重構流量只能變為空談。從上線起,拍拍微店與PC端同步運營的模式就在引流方面顯示出了突出的優勢,在PC端,拍拍通過騰訊、京東的巨大流量入口,低價并進行1:1的廣告投放補貼,直接降低賣家的運營成本。而移動端相比此前微信微店的獨立運營,拍拍、京東、QQ、微信等多渠道的流量供給,通過二維碼引導、首頁位置推薦、優惠促銷等從全渠道直接導入穩定的流量,并且還可以將微店的鏈接分享到手Q、微群、微博、論壇等各種網絡渠道,可以說是形成了流量的閉環。
二、重視與消費者間信任的構建
假貨問題頻發的網購體驗,在消費者的心里已經埋下了非常深刻的陰影,問及網購的擔憂,可以說十有九的回答都是產品的山寨、劣質,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來規避買到假貨的風險,在電商領域是不靈的。此前,騰訊微店的運營模式是先付款、后收貨,雖然主要目的在于保證商家的利益,但消費者天然就要先信任商家,這其實是有悖常理的,況且是在假貨橫行的市場環境中。而拍拍網移動端微店和PC端的商鋪一鍵打通,支持貨到付款,加上騰訊、京東的背書,消費者對于拍拍微店的購物信心還是比較高的。
三、多渠道支付的打通
移動端的占比雖然很高,但移動端支付的成功率卻并不高,這也是各大電商平臺為搶占移動端入口,不惜花重金搞移動端支付再減免等活動的原因。拍拍微店聯合騰訊、京東進行了賬號的支付統一,商家使用QQ賬號密碼就可以實現微店管理,消費者可以使用多種支付手段,跨賬號微信支付、財付通、貨到付款等等,這種多渠道的便捷支付方式在內測時已經顯示出了不錯的效果。
基于上述三點優勢,拍拍微店想要反超淘寶,雖然路程漫漫,不過取得的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這三點優勢堪稱拍拍微店超越以往微店的絕對優勢,但也存在三大問題,否則先發的優勢很容易被對手所挑戰。
一、可以很明顯的體會到,盡管淘寶還在繼續售假,但消費者依舊知假買假。
淘寶高市場占有率一方面是因為先前還沒有一家做的很突出的C2C模式的電商可以與之持續抗衡,大多實際是重復了淘寶的老路,模仿者通常死的很慘,另一方面這也導致了消費者使用平臺的習慣已經形成,可以說消費者對淘寶已經形成了依賴。
因此,形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耗時耗力,這對拍拍網來說是一件很有挑戰但又至關重要的事,若能像東家劉強東一樣,耐著性子踏踏實實花了10年的時間搭建物流,反超淘寶也就指日可待了。
二、C2C模式品控難成為了其天然的缺陷。
淘寶一開始為了搶占易趣的主導地位縱容假貨,起家難消費者可以包容,但嘗到甜頭后不知廉恥地繼續縱容假貨,持續侵占消費者權益,已經造成了消費者不信任,嚴重透支自己信譽的后果。拍拍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畢竟現在的行業還有待規范,管理、規范第三方賣家的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我一直強調成為一個行業的主導者不是謀取一時的利益,而是帶著整個行業向良性、規范發展,共同盈利,拍拍能否做到,讓時間說了算吧。
三、從商家的數量來分析,拍拍平臺目前已有數十萬個商家入駐,微店則才上線啟動,PC端的數量和淘寶相比略遜一籌,移動端資源占據絕對的優勢但入駐商家數量是一個關鍵。
因此目前大力招商,擴大微店的規模,增加賣家的商品數量是問題的關鍵。不過,我對這一點是比較看好拍拍的,畢竟其推出的0元入駐的便捷的規則,還是相當有誘惑力的。從消費者的數量來分析,現在的用戶規模還不足以支撐拍拍的野心,基于社交導購的獨特優勢,拍拍現在要做的就是公開搶人,畢竟有騰訊做背書,用戶的粘性在這里。
這樣看來,拍拍的反超戰略開了一個非常好的頭,依靠騰訊和京東的優勢資源直接打到了阿里的家門口,但前方依然挑戰不斷、困難重重,能否持續的成為阿里的噩夢,拭目以待吧!謝謝閱讀,希望能幫到大家,請繼續關注腳本之家,我們會努力分享更多優秀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