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楊姐說】
七陌融資3500萬,容聯云通訊領投!
這是發生在半個月前的一次融資。不過,今天讓楊姐決定寫它的卻是一張表:
看,到目前為止,僅公開的數據看,各路風投已經在這個很小的市場上投入了1.3億。
客服,原本在很多人眼里很小的生意,卻為什么能夠吸引這么多大佬?答案很簡單——數量龐大!
用容聯云通訊CEO孫昌勛說,中國有三千多萬家中小企業,三千多萬家企業哪怕每一個企業付很少的費用,每個月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這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saas比paas還要大!
(關于saas、paas……請回復94,參見《中國Twilio+Broadsoft,容聯云通訊能否成為下一個“獨角獸”?》一文)
是的,這個市場或許全宇宙只有中國才有,美國都沒有,因為這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瘋狂發展和中國消費者的“各種嘮叨”決定的——在國外恐怕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從工單到云客服
就楊姐所知,在美國沒有這樣需求旺盛的客服市場,因為美國是“工單制”。首先,售前的客服非常少,因為在美國沒有那么多砍價。消費者比較遵守商家定價;其次是售后層面,美國的商家和消費者都比較遵守契約精神,萬一發生了售后,只要寫郵件……在企業內部走流程即可解決問題,沒有那么多扯皮。
這些都與中國現狀完全不同。中國消費者就算買條10元的圍巾都要和客服聊聊,問問能不能包郵……
這些消費者可能出現在商家淘寶旺旺的店鋪上,也可能從京東咚咚的店鋪里跳出,還有微博、微信、企業網站……商家必須能夠從任何一個終端“認”出這些客戶,不論他們從哪里登錄——這就必須是基于云的通訊。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客服就成了商家售前、售中和售后的關鍵。
其實,客服還有一塊市場是“呼叫中心”,呼叫中心這個市場比較大,以前有一家做呼叫中心的公司,客戶僅僅只有一家銀行,每年有1-2億的收入,活得非常“滋潤”。
但傳統呼叫中心在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時代暴露出種種弊端。于是,托管型呼叫中心,或者說SaaS云客服,正在成為廣大中小企業甚至一些轉型中大企業的選型目標。成本低、部署快、多渠道成為企業客服產品選擇的幾個關鍵因素。
還記得楊姐以前講過嗎,容聯是專門解決企業各種通訊需求的公司,主要是通過將專業的通訊能力打包成API接口與SDK,大幅降低企業和開發者對通訊服務的使用門檻,讓App、Web端、企業系統可以輕松搞定客服的一家公司,例如企業可以接入短信、語音驗證碼、語音通話、語音通知、呼叫中心、智能IVR、語音對講、會議、視頻通話等20多種專業通訊能力。
也就是說,容聯是平臺型公司,核心是提升開發和使用效率,快速實現短信/智能呼叫、通話、呼叫中心、移動IM、會議等五大功能。
但盡管容聯的服務客戶已經包括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360、小米、餓了么、滴滴打車、春雨醫生、陌陌、百合網、中興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全面覆蓋O2O、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金融、運營商、政企、電商、游戲、企業IT系統、物流等眾多領域與行業,但在垂直服務上卻尚有空間——而七陌的業務正好與容聯互補。
那么容聯本身是一家互聯網通訊PaaS平臺,仍然在尋求C輪融資,為何頻頻出手投資七陌?從PAAS到SAAS,容聯在下一盤什么棋?
楊姐認為,或許答案看起來非常簡單:整合!
隱藏的“并購”
從公開的資料看,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七陌的發展速度著實驚人:付費企業客戶突破5000家、付費坐席超過5萬個、續費率高達97%、團隊超百人、并打造了一支人均業績超300萬元的銷售強軍。
更重要的是,七陌清晰的產品戰略,從云客服到云電銷,逐漸滲透到企業售前售中售后的每一個環節,為企業構建客服與營銷的完整閉環——這與容聯的整體布局非常吻合。
OK,問題來了,為什么容聯和七陌的并購如此讓人引發聯想?咱們看看他們的資本之路。
事實上,七陌在2015年8月20日獲得容聯云通訊天使輪1000萬融資,不到一年時間,頻受各投資機構青睞,但七陌的A輪仍舊選擇了容聯云通訊——楊姐猜這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在業務上,容聯云通訊的SAAS可以和七陌完美結合,讓服務更加形成體系。第二,借容聯一起上市!
容聯的企業互聯網通訊服務已從最初的PaaS平臺延伸到SaaS產品和私有云服務,成為國內最大的企業互聯網通訊服務商,正在服務超過5萬家企業客戶和20萬名開發者。
其實,除了七陌外,容聯還擁有多家子公司,如果楊姐沒記錯應該是還有6家,員工人數近500人,今年有望達成7億元營收,并實現健康盈利,容聯的C輪融資也將在近期完成——換句話說,容聯已經是一家pre IPO的公司!
這個時候再看容聯CEO孫昌勛的這句話:“如果說某一天1+1能大于2,我們有可能合并在一起去IPO了,那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現在容聯七陌的發展主要是看團隊的規劃、發展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環境。”
在楊姐看來,孫昌勛這些話的潛臺詞是,一旦資本市場成熟,說不定雙方就一下宣布合并做大盤子馬上IPO了——七陌不是相當于直接完成上市么?
但這并不是楊姐想說的重點,重點是這個行業誰能率先走上資本市場獲得先發優勢——大家還記得優酷和土豆不?土豆由于比優酷晚上市,而最終錯失先機,優酷通過在土豆上市前的一輪巨額增發,幾乎吸干了市場上投資視頻網站的“血”,且那個時候優酷掌握了定價權……因此,可能會出現上市賽跑!但還有一個結果,我認為更應該出現:
即客服行業企業間的“橫向并購”——這將使整個行業都獲得好處!
是的,如果說容聯和七陌之間是一種垂直的并購思路,那么如果并購發生在客服企業間的橫向聯合上或許會更好!
為什么呢——姐是這么看的:
企業每天絞盡腦汁在干什么——營銷對不對?營銷的本質就是吸引消費者、用戶。
如果把微博、微信等都算作企業接觸消費者的入口,企業以前是通過營銷的方式來獲得這些用戶。但是如果是從客服系統上來抓取用戶,提高復夠率,這不就意味著,這是一個更穩妥的、已經教育過一輪的客戶就擺在那里?
如果云客服公司把自己各家客戶的用戶畫像能夠集中到一起,不是就相當于另外開了一個門直達中國的消費者么——阿里是通過淘寶等網站獲得全國消費者的數據,騰訊是通過QQ和微信獲得全國消費者的數據,那么客服公司們,如果能把被服務公司的數據庫聯合起來,是不是就能從客服這個“入口”進去獲得中國消費者們的數據?
如果這樣龐大的數據庫可以通過并購獲得的呢?如果這樣的估值能夠遠遠高于各家分別IPO呢,是不是一件更加劃算的買賣?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在這場角逐中,誰能先成為市場第一,獲得資本上的優勢,形成馬太效應,誰才可能將成為行業的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