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這座橋看起來震撼吧,它坐落在湖南湘西的矮寨,橋面距地1176米。
好事如我者,搜索了一下http://www.highestbridges.com/它才排到第十四位!十四位!十四位!大贊一下我天朝基建狂魔!世界前十獨占八成,前二十獨占九成。第一時間想到毛主席的一首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就叫Connecting People!
抒情完畢,今天來說說如何搭建WEB和語音呼叫中心之間的橋梁,我G廠也是真正地干著Connecting People的事嘛不是。
G廠做法有多少種,按照排名不分先后完全憑感覺地給你介紹三種。
1.Outbound Contact Server
G廠OCS外呼服務方案主要是為了大規模大容量自動外呼而設計,當然也支持小容量高價值的Preview預覽式方式外呼。它的核心機制在于話單數據庫CallingList的人工或者自動化導入和OCS的根據Campaign Group的自動提取。再依托于WebService的情況下,前端由客戶指定要求Callback,輸入Desired Time和相關的業務信息,后端經過號碼部分邏輯過濾后,以JDBC的方式寫入外呼的話單數據庫中。具體示意如下圖:
2.Genesys Mobile Server
G廠的移動解決方案GMS通過開放的RESTAPI搭建了一個開放的體系,不僅僅是語音的Callback,Call Matching,Virtual Hold等炫技功能以外,還可以支持email和chat,呃,我又扯遠了,拉回來。它的核心機制在于REST的無狀態HTTPPost觸發一個Inbound Voice的Orschestration的Callback.scxml,后端在業務具體處理方面可以充分展現出復雜路由的優越性,在客戶的Web界面上也能提供POS(排隊數)和EWT(預計等待時長)等數據,還可以很方便地結合office hour功能提供schedule和reschdule,從技術上來說,要比OCS復雜,但是可以兼容PC Web,Mobile Web,APP Native,APP Web等多種制式,顯示了REST的優越性。具體示意如下圖:
3.SSG:Supplementary Service Gateway
如果說OCS是弓,GMS就有點像是弩,而SSG則是我喜歡的那種漢陽造--毛瑟槍。少說了,直接上圖:
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很粗暴?我喜歡。
簡單在于SSG只負責翻譯工作,也就是來自第三方系統的Http Request發過來,按照SSG的格式進行解析,轉換成一個Tilb的TRequestMakeCall直接打電話給最終用戶。粗暴在于SSG不僅僅是無狀態,甚至是不關心電話結果如何的,它只負責收請求發請求,不談人情,沒有HA,如果要回復,回復也是粗暴:200ok,successful,failed。
這里跟GVP有啥關系?老實說,可以沒關系。但是天真可愛的研發們說了,SSG屬于GVP產品線下的產品,怎么說也要內部走點關系照顧自己人,所以SSG的Request實際上是TRequestMakePredictiveCall,也就是說帶CPD功能的,而且必須指定一個IVR Profile。有人說只想接坐席不想用IVR,也可以啊,IVR配一個VXML,VXML里面的內容就是Entry-TRouteRequest到路由唄~總之,要過一下GVP。
但是,我們還是低估了SSG的存在意義:
某種意義上這是G廠很早就做的成品解決方案,它的特點在于不關心業務,對的!一點也不關心!業務邏輯你們梳理清楚之后直接給號碼,給隨路數據,SSG就直接干活了。
亮點在于第三方的Trigger Application,這即可以是最終用戶訪問Web發起的Request,也可以呼叫中心內部執行一些自動化腳本或者商業邏輯觸發的。
比如:下午6點的機票,2點氣象局突然提示有暴雨預警,CRM系統自動執行觸發給SSG打電話做IVR通知。
或者:呼叫中心的業務系統隨時生成的collection數據,都不用等一天,等一周做好Calllist才load進系統打電話,生成一條SSG就立刻打一條,動一次,打一次!動次,打次,動次,打次,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