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政法智能化建設,加快推進現代科技手段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7月26日,2018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裝備及“雪亮工程”成果展開幕。南大電子展出了專業應用于政法機關的智慧型服務機器人系列,充分展示出扎根行業、深入場景的產品設計和創新的品牌形象,引發廣泛關注。
南大電子憑借多年的技術創新積累以及自主研發優勢,深入探索建設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公安、智慧司法服務,布局了公檢法和監獄四大政法機關應用場景,分別為各場景研發定制了警務機器人和車管導辦機器人、案管機器人、導訴機器人、監獄機器人,它們共同承載了三大使命:
在同期舉辦的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研討會上,大家一致認為,要深化政法機關和高科技新裝備企業的供需對接、成果轉化,進一步推進實戰應用智能化,提高政法機關核心戰斗力。那么南大電子打造的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具體是如何對政法機關的服務進行創新升級的呢?
深入場景,聯通業務系統,簡化業務流程。
機器人以端云協同的方式,將海量的綜合信息和行業業務信息,經過分析,會以語音、圖文/視頻/網頁推送的形式準確反饋作用于業務流程中,著力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提供咨詢、取號、查詢、身份驗證、分流、采集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務,大幅縮短整個業務辦理耗費的時長。
參觀者現場體驗刷身份證辦理業務
多模態交互,提升群眾體驗
機器人融合了聽覺、視覺、運動等更多模態的交互方式,包括語音指令控制、語義理解、多輪對話、自然物體識別、人臉識別、肢體動作識別、紅外捕捉信號等,它是「內容非常豐富」的機器人,更是「用戶體驗最好」的機器人。
便民亮點
針對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和監獄不同的場景,南大電子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實現了一站式全業務分流、業務咨詢、業務查詢以外,還具備許多便民服務的亮點。
警務機器人有案件查詢、法律文書、行政處罰、窗口信息、警情公開、便民服務等模塊。在警務大廳,機器人不僅能登記報案人員身份信息和報案內容,讓民警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還能快速報警,直接聯通具體警情所在地的派出所。
車管導辦機器人可以刷身份證,市民通過語音交互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車輛年檢、違章等各項情況,另外還可以將結果發送至市民的手機上。機器人能推送電子支付碼,市民掃碼輕松繳納車駕管業務費用。
案管機器人能完成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接待工作,以及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的材料預審和人員身份驗證工作,符合需求的,能自動打印查詢結果。律師擔任辯護人的,可通過案管機器人,對案件相關的案卷材料進行查閱、摘抄、復制(刻錄光盤),機器人可掃描并進行一定程度的驗真以及存檔。
導訴機器人在訴訟服務大廳不僅能進行立案登記和查詢案件及檔案,而且能為當事人和律師智能推送相關的典型案例和法律條文參考。機器人可以為當事人提供免費的心理情緒疏導、免費法律咨詢并擬定初步的訴訟文書等。
監獄機器人的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完成訪客驗證、訪客信息和警務巡查情況的匯總分析。監獄機器人還可以打通監控安全防護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信息搜索技術進行異常行為報警。在心理矯治方面,機器人能記錄、分析、評估服刑人員心理健康狀況,并建立動態心理檔案。
在政法機關四大場景中,南大電子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在它的崗位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深入場景探索、解決更多痛點、持續創新,南大電子將以這幾點為原則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