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機器人,是一個用來模擬人類對話或聊天的程序,主要用于客戶服務、咨詢獲取和休閑娛樂,其誕生至今已有50余年歷史,從2015年開始,全球聊天機器人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2016年發展逐漸進入井噴期。如今,聊天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發展風口之一。
聊天機器人加速落地各大銀行
近年來,伴隨著大數據的積累、計算能力的提升、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家居、智能客服、智慧營銷等新概念的日益崛起,聊天機器人開始在手機制造、軟件服務、家庭電器、電話營銷等眾多領域迎來廣泛應用。
其中,在金融銀行領域的應用不僅帶動了聊天機器人自身的快速發展,也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運營模式上的升級。大量聊天機器人產品和平臺相繼被各大銀行機構所引進之后,迅速給人們的儲蓄、轉賬、投資等資金管理方式帶來改變。
通過文本或語音對話的形式,銀行聊天機器人給客戶提供了精準而個性化的咨詢服務,不僅大大節省了呼叫中心的人工成本,還能利用自主學習技術分析用戶喜好與習慣,積極尋找和識別潛在需求,提高用戶粘性及轉化率。
目前,國內外已應用聊天機器人的銀行不在少數。在國外,被譽為“全球五大銀行”的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第一資本銀行、萬事達卡和運通卡分別引進了相應的聊天機器人,其中美國銀行的“Erica”、第一資本銀行的“Eno”,以及萬事達卡的“KAI”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國內,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也分別應用了“小招喵”、“工小智”、“阿信”等提供服務。
有數據顯示,聊天機器人每年能為企業節省約80億美元的各項成本,全球有近80%的企業正在考慮部署和引進聊天機器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聊天機器人在銀行機構的落地無疑還將迎來進一步的加速!
從四方面給用戶帶來不同體驗
那么,聊天機器人究竟給銀行領域帶來了哪些方面的變革呢?為什么如此多的銀行機構都紛紛引進和應用它呢?通過具體分析,筆者認為聊天機器人所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帶動了銀行成本的降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成本是驅動銀行變革的核心動力,當前銀行人工客服遇到的大部分問題都是重復性的,這些簡單訴求完全可以通過技術獲得解決,利用大量人工回答所有重復性問題,從成本上考慮其實并不合理。而聊天機器人的引入恰恰解決了這一核心問題。
其次是提升了銀行服務的效率。在聊天機器人應用之前,傳統銀行服務由于操作繁雜、等待時間過長而導致效率低下,嚴重影響用戶的體驗。而聊天機器人則能夠幫助用戶,通過自然流暢的對話和迅速的反饋完成業務操作,憑借著操作程序的簡化與流暢化,大大提升服務體驗和效率。
再次是預防了金融詐騙的產生。銀行聊天機器人擁有實時監測和反饋的功能,可以將監測到的銀行卡盜刷或金融詐騙等行為,通過消息提醒的方式及時給用戶進行預警,并提供可靠的解決操作方法,幫助用戶避免造成損失,讓用戶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能獲得安全保障。
最后是促進了銀行產品的推廣。憑借著聊天機器人的應用,銀行的服務邊界獲得了有效打破,在與用戶直接的語音對話過程中,銀行的最新產品能夠更便捷的普及到了消費人群之中。因此對于銀行機構來說,聊天機器人不僅是一個服務提供者,更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營銷者。
走向成熟還需破局兩大點難題
對于聊天機器人在銀行機構的應用,如今我們已經有了深刻的認知,聊天機器人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并最終走向成熟,無疑是眾多企業和用戶都樂于見到的。不過遺憾的是,當前聊天機器人的發展還存在諸多問題,現在談市場成熟可能還為時尚早。
聊天機器人的發展難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市場接受度問題,其二是安全隱私性問題。由于人類語言的復雜性,以及人類交談中不按語言規則而行,使得聊天機器人語言識別、語意理解、人機交互等方面還存在技術不足,同時加上市場上投機、虛假營銷行為的泛濫,共同導致了市場接受度和滲透率的低下。
此外,近年來個人隱私話題的不斷升溫,也讓人們對聊天機器人的隱私保護能力給予關注,但受限于本身技術的限制,以及市場上其他機器人產品隱私問題的多發,也讓人們對聊天機器人的應用安全顧慮進一步加深。
誠然,聊天機器人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其若想擺脫眼下的低迷態勢,迎來更加成熟而廣闊的發展,上述兩大問題就必須解決,只有堅持不斷的攻堅克難,未來聊天機器人才能真正走進人們的生產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