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余煒鵬,從2014年6月接手專職3組,班組19人,其中成為上機導師12人,曾任職為班主任、支撐等重要崗位7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曾獲得18個月的量質均衡優秀班組稱號。
(圖為作者本人)
近段時間,比較多新班長上任向我請教一些關于管理經驗的方法,而他們也總結了一些自己班組在帶班中遇到的問題,經過總結后,我發現具體問題有以下兩大方面的問題。
第一,對于部分人員懶散心態該如何引導讓組員誠心想改變。對于部分人員懶散的問題,其實我的角度是覺得他們安于現狀缺乏危機感,每天上班就好像上課學習一樣,天天準時上下班便可,對于生活沒有追求。本人的方法是合理利用對比心理,制造不公平感讓員工換個角度想,從心底里覺得自己虧了,從而培養其競爭的心態。針對這一問題的做法我給出了以下3點建議。
一是骨干先行。每個班長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問題是怎么讓組員認真的執行下去,而我會用“骨干先行”的方法,因為骨干員工普遍向心力都比較強,因為對于班長有著充足的信任,所以對班長的方法有比較強的認可感,所以由班組骨干先實行,然后作為例子向大家公布成績。二是無規則不成方圓。班組必須要有自己組的規則,哪些是底線,哪些是必須要做的,這個是規則沒有可商量的余地,沒做就是錯,被抽查發現了1對1溝通,班組規則就是要求100%完成的。三是循循善誘+對比。以工資、競賽、個人承諾做利誘,比如該員工和骨干(先行骨干)是比較相似的,甚者直接表達出認為該員工本來應該比骨干(先行骨干)更優秀的。而這個骨干(先行骨干)用了什么方法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而你卻留在了較低的數據上,這樣我認為是不合理的,甚至乎虧了。結合人員利益作溝通,可以讓人員產生不公平感,因為大家的付出是一樣的,工作時間也是一樣的,試想想每人每日都花著8小時在公司上班,但憑什么工資獎勵卻相差甚遠,獲得的榮譽也相距甚遠,甚至影響到以后晉升的機會。
第二,新系統上線,人員壓力較大,如何做好減壓工作和人員維穩。針對人員壓力問題,本人認為與班組氛圍有關,人生總會有起起落落,誰都有低落的時候,這個時候和誰傾訴就很重要了,傾訴對象能給你正能量有可能你有滿血復活,但傾訴對象只能跟著埋怨那可能就直接導致你在“牛角尖”里出不來了。就如:灰暗的環境養不出鮮艷的花。只有在陽光明媚的地方才能種出色彩斑斕的花。針對這一問題的做法我也給出了以下3點做法。第一,壓力來源于沒有目標,因為沒有目標,每天為了上班而上班,這樣的人壓力會非常大的,而且非常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現在的工作有什么意義。溝通的時候會著重為員工創造目標,給他一個留在公司的理由,比如:在這里工作能得到其他公司得不到的經驗,溝通經驗。只有移動公司才有這么龐大的用戶量,而且給予充足的溝通時間讓他講服每一個用戶,其實這樣的經驗已經是一大能力。第二,針對團隊氛圍,利用骨干作為溝通橋梁,提前預知每個人的心情,在組員作出離職決定之前就提前介入,預防勝于治療。第三,思想角度的轉變,新系統上線考驗的不是其他數據指標,考驗的是適應能力和反應能力,特別是老員工曾經面對過更多的人和事,這個就是老員工的優勢。而新員工的話也是一個超越老員工的機會,大家以前可能系統不熟悉導致影響效率、影響滿意度,但現在同一時間接受新系統等于給大家一下站在同一起跑線的機會,從零開始。
希望以上班組管理的經驗和方法能帶給新班長有新的領悟,達到班組管理能力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