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如何運行?群眾如何更好更快地獲得法律服務?6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了服務中心。
進一扇門享全面服務
“開張”才幾天,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就收到一封感謝信。
寫信人是家住武昌水果湖的唐先生,他說:“沒想到家門口還有這樣貼心的便民服務。”
唐先生想對銀行存款進行遺囑公證,卻不知如何辦理。幾天前,他走進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進行咨詢,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兒子常年在國外,想早做打算辦好公證,等自己“百年”以后兒子能獲得這筆遺產。
當天,省公證協會工作人員孫雅鷗在公證窗口值班。她告訴老人,我省公證處在實際受理遺囑公證申請的過程中,主要以標的物為不動產為主,動產標的物將來實際執行數額有偏差的可能性大,我省暫時還沒有受理標的物為動產的遺囑公證先例。
為了不讓老人留下遺憾,接下來的幾天里,工作人員一邊找北京、上海等地公證人員了解類似案例如何辦理,一邊向國家外匯管理局湖北省分局咨詢相關政策。經過多方努力,我省楚信公證處為唐先生成功辦理了我省首例以動產作為標的物的遺囑公證。“公證咨詢只是服務大廳的窗口之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在服務中心一樓大廳,還有綜合指引、法律咨詢、涉臺公證辦理、行政許可及行政復議、法律援助等5個窗口。
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后,將擁有四大功能區,除服務窗口以外,還設有矛盾糾紛調解室、私密談話間和專家討論室,群眾進一扇門,就能享全面服務。
打造法律服務的“110”
響鈴3秒內接通,服務效果群眾打分,線上無法說清的復雜法律問題將轉交相關專業部門。
“今年9月底,公共法律服務12348熱線平臺二期上線運營后,將升級為百姓提供法律服務的‘110’。”省司法廳工作人員王丹介紹,其功能也從提供單一法律援助升級為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法治宣傳、服務投訴等綜合性、一體化呼叫中心。
在服務中心二樓,設有12348省級呼叫中心。今年,全省將設置80個呼叫席位,其中省本級30個、市(州)共40個,另有10個虛擬席位。一旦呼叫量過大,10個虛擬席位隨時開通,電話將接通值班律師手機。
省級30個呼叫席位,如何應對全省龐大的法律服務需求?工作人員介紹,工作時間,省級呼叫中心根據撥打人所在地分發到各地熱線解答;非工作時間,省級呼叫中心坐席也可直接解答問題。對不能第一時間解決的咨詢或案件,值班人員提出法律建議,并登記工單流轉到實體平臺和各司法行政業務部門,及時滿足群眾訴求。
就近辦、網上辦、上門辦
“公共法律服務,已經實現就近辦、網上辦甚至上門辦。”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是一張網,把全省法律服務資源統籌起來,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為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進了門,感覺像進了銀行大廳一樣!”在蔡甸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一樓大廳,200余平方米服務大廳劃分為引導區、等候區、窗口區、服務區、辦公區等區域,法律咨詢、人民調解、公證服務、法律援助等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每個窗口還公示了工作人員信息。
這樣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全省各縣(市、區)都已建成。服務中心有統一的標識、功能布局、服務流程和配套設施,不但提供豐富多樣的法律服務產品,而且配備專業的法律服務人員。
在武漢市江岸區西馬街,公共法律服務站推行“家庭法律顧問”制度,共簽訂“家庭法律顧問服務協議書”6000余份,法律咨詢、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等多項法律服務全免費,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群眾還可上門服務,受到居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