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微信朋友圈的點贊、評論,只能看到自己好友的信息。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共同好友的概念,通過redis的set
集合可以很輕松的實現此功能。
共同好友實現思路
每個人的好友存放在set集合中。key的名字為friend_{userId}
。如下圖:

- 用戶1的好友為2,3,4
- 用戶2的好友為1,3,4
- 用戶3的好友為1,4,5
交集
用戶1和2是好友。他們的共同好友可以通過他們的交集獲取。


redis命令示例:
127.0.0.1:6379> sadd friend_1 2 3 4
(integer) 3
127.0.0.1:6379> sadd friend_2 1 4 5
(integer) 3
127.0.0.1:6379> SINTER friend_1 friend_2
1) “4”
sadd
將一個或多個成員元素加入到集合中,已經存在于集合的成員元素將被忽略。命令詳解
SINTER
返回給定所有給定集合的交集。命令詳解
并集
獲得所有的好友信息。

127.0.0.1:6379> SUNION friend_1 friend_2
1) “1”
2) “2”
3) “3”
4) “4”
5) “5”
SUNION
返回給定集合的并集。命令詳解
差集
可以用戶好友推薦。差集出來的用戶推薦給用戶2。

127.0.0.1:6379> sadd friend_1 2 3 4
(integer) 3
127.0.0.1:6379> sadd friend_2 1 4 5
(integer) 3
127.0.0.1:6379> SDIFF friend_1 friend_2
1) “2”
2) “3”
SDIFF
返回第一個集合與其他集合之間的差異。命令詳解
更多set命令說明:
序號 |
命令及描述 |
1 |
SADD key member1 [member2] 向集合添加一個或多個成員 |
2 |
SCARD key 獲取集合的成員數 |
3 |
SDIFF key1 [key2] 返回給定所有集合的差集 |
4 |
SDIFF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返回給定所有集合的差集并存儲在 destination 中 |
5 |
SINTER key1 [key2] 返回給定所有集合的交集 |
6 |
SINTER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返回給定所有集合的交集并存儲在 destination 中 |
7 |
SISMEMBER key member 判斷 member 元素是否是集合 key 的成員 |
8 |
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的所有成員 |
9 |
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 將 member 元素從 source 集合移動到 destination 集合 |
10 |
SPOP key 移除并返回集合中的一個隨機元素 |
11 |
SRANDMEMBER key [count] 返回集合中一個或多個隨機數 |
12 |
SREM key member1 [member2] 移除集合中一個或多個成員 |
13 |
SUNION key1 [key2] 返回所有給定集合的并集 |
14 |
SUNION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所有給定集合的并集存儲在 destination 集合中 |
以上就是redis實現共同好友功能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redis實現共同好友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詳解Redis瘦身指南
- 基于Docker搭建Redis主從集群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