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印度是一個無法讓任何人忽視的未來市場。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太偉大,它成為了一個信號,以至于全球開始對印度進行再審視。
5月10日,《摔跤吧!爸爸》“摔翻”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單日票房反超近300萬。
這部講述一枚金牌狂飆的體育故事中,有打破傳統、父女情感和勵志元素,在“印度國寶”阿米爾-汗的帶領下,好評一度攀升,幾乎占據了5月初電影TAG的話題榜。
在此之前的兩天,股神巴菲特體現,印度是一個無法讓任何人忽視的未來市場。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太偉大,它成為了一個信號,以至于全球開始對印度進行再審視。
一、中產在奔馳
崛起的中產階級成為了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印度全國經濟研究董事會的數據,2015年,印度國內中產階級的人口數量達到2360萬,這是全球中產階級總數的3%。
兩位孟買大學經濟學家的研究結果則更夸張,據QUARTZ印度版報道,兩位專家將人均日消費2-10美元的人群定義為印度中產階級,該類人群在2004-2012年實現了翻番,一度達到了印度人口總量的一半:6億。
這樣的數據略顯夸張,而歐睿數據提供的家庭消費力增長則能說明問題:在1990年,家庭消費力在1萬美金以上的印度家庭有250萬戶,2015年這個數字釀成了5000萬戶。
看見下圖的藍色部分了嗎?那里藏著印度的新未來。

全球中產階級趨勢圖 2000-2050,來源: H, Kharas
小眾的運動行為陪同中產階級的蓬勃而生。在2015年,一家在班加羅爾提供攀巖辦事的健身館擁有超過600個會員,他們為此付出的票價是150盧比(約2.5美金),每當午休時間或下班后,忙碌的白領們便來到這里。
同樣的發展趨勢出現在野營、潛水等戶外產業,從2010年到2015年,一家戶外創業公司的營收從100萬盧比暴漲到2500萬盧比,其創始人指出,這種趨勢的出現,正是由于城市中產階級數量的擴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職業體育在呼嘯
在2013年后,印度體育聯賽的職業化也開起了快車,至少有卡巴迪、羽毛球、網球、曲棍球等五個運動的職業聯賽開始模仿印超基于城市的聯賽模式。
至于印超聯賽(ISL),則在2014年創立元年,就收獲了累計4.29億人數的收視,并在2015年獲得了26%的增長,得益于逐漸釋放到體育行業的人口紅利,印超成為了繼德甲、西甲和英超之外,上座人數最高的聯賽(場均24357人)。
宗教量級的板球運動則繼續著它的體育產業神話:據印度板球協會統計,在2015-2023年,印度板球將產生25億美元的收入。IPL(印度板球聯賽)品牌價值在2014年便達到了72億美元,超過奧運會、世界杯,僅次于“聚寶盆”NFL。
2017年3月,在早已在印度市場激烈開展的手機廠商中,OPPO以1.5億美金拿下板球國家隊球衣5年贊助權,OPPO副總裁兼印度公司總裁李炳忠指出,板球在印度人眼里早已不只是一項運動,而更像是生活方式、文化形態,甚至于一種“宗教”。
比擬歷史悠久的板球聯賽,職業化進度較晚的卡巴迪則是明日之星。
僅僅從收視來看,2015年板球聯賽的總不雅觀眾數量為5.4億,而剛剛起步的卡巴迪聯賽則是4.3億,不遑多讓,且卡巴迪在2014年起步后,別離取得了20%、35%的年不雅觀眾增長速度,在人口基數相當恐怖的印度,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
在OPPO拿下版權后,VIVO也以數千萬美元的價格拿下卡巴迪,雙方的合作關系將從2017年的第四屆卡巴迪世界杯持續至2021年。

5月9日,NBA在新德里開設了第一所籃球學校,將用來培養頂尖籃球運動員。在副總裁Mark Tatum的眼里,印度的運動文化正在改變,在印度發展籃球運動的時機已經成熟,接近13億人口的印度,就是“下一個中國”。
三、電競有望彎道超車
按照Newzoo數據,2016年全球電競市場總收入是9億美元,亞洲貢獻了其中的3.28億,位列六大洲之首。
那么問題來了,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一環,電子競技在人口大國印度的發展情況如何呢?

很遺憾,由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遲緩,近十年來較低的互聯網普及率和糟糕的PC配置,電子競技這門新興競技運動在印度舉步維艱。在這樣惡劣的大環境下,直到2016年,印度終于誕生了史上第一位且當時唯一一位電競職業選手Basu。
他在1986年出生于加爾各答,7歲時他因患有胰腺炎被迫接受手術,幾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就在臥床保養期間,他與電子競技從結緣到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