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太合音樂(旗下有百度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云音樂,這四大在線音樂巨頭都參與到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的版權爭奪戰中,盡管騰訊音樂報價并非最高,為什么還能拿下環球音樂版權?
在爭奪音樂版權的道路上,騰訊再下一城。
近日,環球音樂與騰訊音樂共同頒布頒發,雙方簽訂中國大陸地區數字版權分銷戰略性合作協議,未來將攜手開拓中國音樂市場。
至此,騰訊音樂已獲得全球三大音樂集團版權加持,包孕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以及環球詞曲(UMPG)、華納詞曲(Warner/Chappell)、索尼詞曲(Sony/ATV)。
從外貌上看,這是騰訊在進一步“收割”版權,意圖進一步擴充本身的曲庫資源來擠壓競爭對手的空間,但背后的玄機卻是騰訊在互聯網音樂領域內的商業模式創新得到認可,至少環球音樂還是相當看好騰訊的“套路”。
騰訊并沒有獨家買斷版權
按照合作協議,騰訊音樂(旗下包孕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獲得環球音樂海量的優質曲庫內容和全球知名歌手資源的運營、推廣、開發等權益。騰訊音樂將成為環球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分銷業務的獨家合作伙伴。
可以看出,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的合作模式并不是直接的版權買斷,而是建立一種長期的合作開發模式。

最為淺顯地說法,就是網易、阿里這樣音樂平臺是有機會獲得環球音樂的版權授權,只不過主動權掌握在騰訊音樂手中,網易、阿里這些平臺肯拿出什么樣的價碼,決定了其版權的開放程度。
對于環球音樂而言,也并不希望版權被直接買斷,終究互聯網音樂在中國市場才剛剛步入正軌,未來可增長的空間還很廣闊,此時如果只為了追求一個高價的版權費用,并倒霉于環球音樂未來在中國的市場開發。
據音樂產業貿易機構IFPI統計,中國現在是世界第十二大音樂市場。去年,流媒體業務上漲了30%,總體收入提高了五分之一,如果環球音樂刻意追求一個高報價,那么將錯過一個教育用戶的過程。
環球音樂手里的版權資源相當豐富,可以說是守著一個金山,只是需要合適的方式來開發,騰訊的出現似乎讓環球音樂看到了希望。
對此,環球音樂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ucian Grainge爵士體現:“我們期待與騰訊攜手促進中國音樂發展,培養國際性的藝人?!?/p>
他強調,目前正是與騰訊這樣的領先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最佳時機,認為騰訊有能力加快整個中國音樂生態發展,同時為全球音樂人帶來更多創新啟發和商業機遇。
環球音樂獲得互聯網的“觸點”
據媒體報道,除了騰訊音樂,太合音樂(旗下有百度音樂)、阿里音樂和網易云音樂都參與到環球音樂的版權爭奪戰中,騰訊音樂并不是其中出價最高者,那環球音樂為什么會選擇與其合作?
先來看下另一個版權合作案例。早在本年 4 月份,環球音樂與Spotify簽訂了長期授權協議,同意降低授權費率,,Spotify則同意授權給環球音樂的藝人“自由發行政策”,可以選擇在發行后最長兩周的時間內只給付費訂閱用戶進行聆聽。
這意味著環球音樂正在積極嘗試“擁抱”互聯網,所以與擁有微信、QQ兩大社交平臺的騰訊合作是一定選擇。
騰訊在正版音樂生態上所展示出來的樣本案例,是包孕環球音樂在內的三大得以放心合作的關鍵,并對未來抱有可期待的空間。
騰訊背后 6 億用戶蘊含巨大的音樂娛樂紅利,這是環球音樂極為看重的資源。其實早在多年前,環球音樂旗下的單曲和專輯就在中國互聯網廣泛流傳,只不過當年主要通過盜版方式進入國內市場,給環球音樂帶來巨大損失。而現在騰訊音樂擁有超過 1500 萬付費用戶,可以讓環球音樂的內容付費在中國也得以現實。
與此同時,騰訊也在探索正版音樂的商業模式創新,這也讓環球音樂對中國市場發作增長充滿信心。
2014 年 12 月,QQ音樂聯手周杰倫同步發行《哎呦,不錯哦》數字專輯, 20 元一張的價格賣出 17 萬張;一年半后的 2016 年 6 月,QQ音樂再次發行周董的數字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同為 20 元的價格,全網銷售已超 150 萬張,銷售額超 3000 萬元。

別的,QQ音樂為環球音樂旗下眾多歌手發行過數字專輯,其中Ariana
Grande《Dangerous Woman》、Rihanna《Anti》、Taylor
Swift《1989》數字專輯在QQ音樂別離破白金、雙白金、三白金唱片,而Rihanna的數字專輯《Anti》在QQ音樂的銷量更是一度超越日本,成為亞洲區銷量冠軍。
數字專輯,可以理解為數字形式的唱片。數字專輯的出現,讓音樂時隔多年后,再次擁有了一個全新“產品形態”,并且是用戶真正去付費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