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全球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共享單車平臺ofo參與了上海舉行的“新一線城市峰會”,論道共享單車如何為城市規劃辦事。在峰會上,ofo提出全新的城市規劃模式,以用戶實際產生的出行大數據為基礎,對交通進行合理規劃,深度滿足用戶出行需求,有效制止堵城和鬼城。
不但如此,ofo小黃車大區總經理歐競還重新定義了“城市中心”概念,他以南京為例,對ofo的出行版圖和南京固定的行政區劃進行比對,發現以用戶生活為核心,城市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新中心,甚至在許多沒有商圈的地方,ofo依然有極高的用戶活躍度。這意味著,ofo大數據將發揮勾勒用戶真實出行需求的價值,對城市新中心進行重新規劃和建設,鞭策二線城市的出行水準向一線城市挨近。

其實,隨著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共享單車渠道布局向二線城市下沉。在ofo小黃車進駐的100座城市,絕大部分都是二線城市。按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Trustdata的統計,2017年4月二線城市用戶規模占比達到40.3%,比去年10月提高了27.4個百分點。共享單車在二線城市的用戶占比,已經與一線城市基本持平,成為共享單車市場最重要的增量市場,這也意味著ofo小黃車在“彩虹大戰”下半場會具有更大優勢。

ofo小黃車向二線城市下沉 通過出行方式深刻影響城市規劃
在進駐二線城市的進程中,共享單車行業領軍者ofo一直走在前列,,不但向二線城市投放小黃車,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并且積極與本地政府和社會組織合作,提升小黃車的運營辦理水平,優化本地市容市貌。
南京市是ofo小黃車使用效率非常高的城市之一,ofo大數據顯示,小黃車南京出行以地鐵為終點的熱力圖和整個南京地鐵布局幾乎重合,這意味著共享單車與地鐵的接駁度很高。同時,ofo南京用戶最活躍的地點與城市商業中心幾乎完全重合,這表白ofo是本地市民出行不成或缺的工具。歐競認為,ofo的大數據將深刻影響類似于南京的二線城市,幫手政府規劃科學合理的交通樞紐,確定接入自行車的位置,不停改變城市居民生活環境,通過出行方式積極影響二線城市向新一線城市發展。

ofo大數據凸顯行業新價值 智能匹配城市用車需求
目前,ofo小黃車為全球4個國家100座城市的用戶提供了超過10億次出行辦事,ofo積累了海量的出行數據,可以匹配差別城市、差別區域的用車需求,將供與需智能化結合,進行智能化的單車生產、投放和調度。正如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所說,“數字技術是人類文明新的土壤,在這片土壤之上,人類將開始建設一個智能社會。我們得益于這個社會,亦是希望回饋于此”。

ofo與交通部研究院合作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陳訴》,提供了城市騎行畫像、人群畫像等,為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城市交通建設提供參考,利用大數據對單車進行合理的投放、調度。當ofo進入一座新的城市時,會按照城市人口密度、道路條件及人文環境等因素,進行小批量的試運營,采集出行數據,利用技術手段劃分城市出行區域,在后臺形成出行熱力圖。在運營時,ofo會按照熱力圖,結合用戶出行的潮汐效應,以車輛利用率為指標,指導運營師傅有序調度單車。
ofo小黃車不但使用戶隨時隨地有車騎、騎時可以更輕松,也為城市規劃、交通路線設計、車輛投放和運營提供了合理布局建議。可見,ofo的大數據不停凸顯出新價值,這也讓ofo小黃車共享單車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更加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