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本年互聯網圈里誰最火,恐怕非豬肉界的扛把子網易黑豬肉莫屬。無論是直播眾籌、巨額融資還是開“豬爸”餐廳,丁家豬肉都自帶流量站在話題的風口。
另一邊的金融圈,比來也因為“吃豬肉”的話題而被攪動了神經。去年剛創下 1200 億交易規模的老虎證券日前頒布頒發計劃本年交易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并完成單月盈虧平衡的目標。不但如此,在成立三周年之際,老虎證券還披露其美股投資者超 5 成實現盈利,向新用戶大方送出網易黑豬肉,一語雙關地對外喊話“炒美股
有肉吃”。
盡管在人民幣貶值、A股綠股各處的情況下,海外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但普通人進入陌生的美股市場,真的能吃到肉嗎?
美股牛市盛宴 科技股啟動紅利收割模式
如今許多中國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科技公司,對中美科技巨頭的花邊新聞也頗為熟悉。但大多數人可能沒有想到的是,過去三年中,相當多的美股科技股創下驚人漲幅,使得包孕老虎證券用戶在內的華人投資者收益不菲。
以蘋果(AAPL)為例, 2014 年 9 月蘋果發布iPhone6 至今,漲幅高達62%。上周,蘋果股價再創新高。而按照高盛公布的數據,本年以來標普 500 指數40%的漲幅來自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Facebook和微軟。
另一方面,國人熟悉的中概股漲幅則更為驚人。 2014 年 10 月網易(NTES)進軍手游,收入增幅遠超市場預期,至今漲幅高達234%; 2015 年陌陌(MOMO)開始轉型做直播,至今漲幅高達255%; 2016 年 2 月,微博(WB)用戶回升,至今漲幅達558%。
有分析師認為,除了美國市場向好之外,是國內消費持續升級使得科技公司特別是中概股成為這輪產業發作中的最強“紅利收割器”。而華人群體通過投資美股分享這些公司成長背后的紅利,正在成為主流。
一個例子是,幾天前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在某平臺炫耀了一下本身買的微博和奇虎兩支股票讓他賺了 5000 萬美元,稱“作為互聯網從業者,買本身特別熟悉,且明顯低估的,兩三年總會有一輪機會。美股成為在天使投資之后的第三大投資收益來源,比天使投資還省心。”
“美股市場匯聚了全球最優秀的公司,更適合價值投資,因為它有相對的邏輯,投資不需要靠什么內幕消息。”老虎證券創始人及CEO巫天華稱,“普通投資者雖然很難踩到最低點和最高點,但通過對互聯網認知的變現,完全能夠分享紅利。”
事實上,美股持續的牛市和價值投資理念也給老虎證券用戶帶來了比A股市場更高的收益。按照老虎證券發布的數據, 2016 年其美股投資者超 5 成實現盈利,僅 3 成虧損。
互聯網券商如何吃肉:風口之下構建技術壁壘
幾年前,中國人炒美股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美股券商多被詬病:開戶手續復雜、費率高、軟件體驗差、無本土化辦事等。曾是網易有道技術負責人的巫天華,同樣是資深美股玩家。其一創立老虎證券,目標就是通過互聯網和技術打破這些桎梏,把中國人投資美股的門檻降到極低。
鮮少投資中國創業公司的華爾街巨鱷羅杰斯也十分看重其在技術方面的突破,他曾體現:“中國在Fintech領域不輸美國,老虎證券的技術正在改變美股券商的生態。尤其是在亞洲,華人中產階級正在迅速增長,這些人巴望擁有更好的資產配置通道。”
羅杰斯提到技術的核心之一,是老虎證券花大力氣去自研底層交易系統,這對數年不升級軟件的其他券商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
除羅杰斯外,老虎證券在三年中先后獲得小米、真格、華創等機構的投資,募資金額超過 4 億人民幣。
事實上,老虎證券的成績也沒有令投資方失望。數據顯示,去年 12 月,老虎證券月交易規模已突破 150 億人民幣,是上線時交易規模的 25 倍以上。整個 2016 年,老虎證券創下超 1200 億人民幣的交易規模,成為華人地區最大的美股券商。
隨著全球資產配置理念在國內升溫,美股投資者的需求也發生著變革。除了美股股票外,,期權、ETF,甚至港股、深港通、滬港通也成為華人投資者的偏好選項。而目前老虎證券已經全部覆蓋到上述標的,并可以實現“一個賬戶,白日炒A股、港股,晚上炒美股”,使資金 22 個小時不斷眠。再加上去年上線的投資者社區,小白用戶從認知、決策到交易,上手難度已經成倍降低。據了解,老虎證券目前仍是月新增用戶最多的美股券商。
從自研底層交易系統到豐富交易品種、輔助用戶決策,老虎證券的發展“套路”清晰可見。巫天華的目標,是老虎證券成為成為盈利用戶數最多的互聯網券商。巫天華說,老虎證券本年的交易規模計劃實現倍數級增長,并將完成單月盈虧平衡的目標。這與其他新興的互聯網券商平臺量級已經一見高下,或許未來IB、TD
Ameritrade才是其海外征途中的最新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