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 日,中國網絡領域首部基礎性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適法》正式施行。這部堪稱“史上最嚴”的新法,針對時下網絡安適亂象,尤其是針對個人信息泄露與網絡詐騙的違法行為,制定了諸多禁止條款和嚴厲的處罰規定。即便如此,在國家的大力整治和法律的威懾之下,,仍有非法分子頂風作案,據騰訊電腦管家監控發現,近期,冒充公檢法實施電信詐騙數量猛增,僅 5 月 1 日到 5 月 10 日假冒公檢法網址共計 278 個,共有 1091 位受害者拜候了假冒的公檢法網站。
套路深:假冒“公檢法”刷新電信詐騙新高度
5 月 10 日,在深圳某知名互聯網公司工作的胡先生接到通知電話欠費的電話,在語音客服的提示下,胡先生轉接到了人工客服,被告知其名下一部在汕頭管理的固定電話欠費 2000 多元,并幫其轉接本地公安局報案。轉接后,一名自稱汕頭公安局的男子以立案登記為由要求胡先生提供個人身份信息。經過簡短的信息查詢后,“汕頭警官”稱有人冒用胡先生的身份辦了一張銀行卡,涉嫌不法集資。胡先生來不及思考,“汕頭警官”繼續說,如果不如實回答,被查到的話要判十年以上。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胡先生便根據要求把本身的身份信息、資金賬戶甚至是卡里的金額都一并告訴了“汕頭警官”。
做完所謂的筆錄后,“汕頭警官”發過來一個IP地址,讓胡先生登陸進去查詢,在拜候這個網址的過程中電話斷線了。短暫的清醒期間,胡先生查詢了汕頭公安局的電話撥打過去,才發現本身受騙了,幸好發現及時,沒用造成重大財產損失,而這也僅是個別案例。

(偽裝的查詢案件登錄界面)
細節揭秘:騰訊電腦管家詳解冒充公檢法犯罪騙局
據 5 月 1 日到 5 月 10 日受害者拜候假冒網址的數據顯示,假冒公檢法網址共計 278 個, 騰訊電腦管家分析指出,這一類假冒公檢法類的詐騙案件主要有以下特征:
1、 90%網址辦事器都分布在境外,以躲避追逐。
2、 大部分假冒網址都是直接以IP的形式出現而非域名。
3、 詐騙案件大部分受害者都分布在國內沿海省份,好比廣東省中招人數占比最大。
4、 從用戶拜候網址的時間上看,周末與節假日的拜候頻次會比工作日稍低,這跟詐騙特點相吻合——詐騙分子往往會要求受害者到沒人安靜冷靜僻靜的地方接聽電話
除此之外,假冒公檢法類的詐騙均為團伙作案,犯罪分子精心設計“劇本”,周密編排,多人“參演”,設置連環騙局,一步步誘導受害人,獲取受害人銀行卡號及密碼信息,實施詐騙犯罪活動。以胡先生的遭遇為例,如果不是電話突然中斷,詐騙團伙接下來的步驟將是誘導受害者登錄假冒的調查系統,套取銀行卡號和密碼,然后要求受害者安置假冒的安適控件,遠程操控受害者電腦。到此,詐騙分子既能遠程操作電腦,又獲取到受害者的銀行卡號和密碼,便可輕而易舉地通過網銀轉賬,轉走用戶錢財。

(高仿的最高檢察院官網)

(安適人員遍歷案例中IP地址的關聯網頁,發現遠控工具下載鏈接)
雙重保障:新法護航+騰訊電腦管家多節點布防攔截
針對此類電信詐騙作案方式多樣、手法隱蔽的特點,騰訊電腦管家在多個節點布防攔截,包孕用戶在拜候這些假冒官網時提示風險信息,“安適控件”木馬下載時落地攔截,電腦遠程控制轉賬時阻斷等。此外,騰訊電腦管家提供可疑電話號碼、銀行卡號等詐騙信息查詢,用戶可以通過工具箱->詐騙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以免落入有心人的圈套。

(風險網站拜候提醒)

(電信詐騙木馬攔截圖)
此外,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不但需要安適廠商利用自身技術構建安適健康的網絡環境,還需要公安機關做好偵查、抓捕工作,也需要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在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后依法履行職責,甚至還需要立法機關完善相關的法律規章,真正實現“從頭到腳”無縫銜接。從越來越多針對“電信詐騙”的立法建議,到《網絡安適法》的正式實施,一個全流程多方位抵御網絡詐騙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步形成,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利益有了更立體的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