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 6 月 6 日早間消息,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最新陳訴顯示,小米本年第一季度取代Fitbit,成為全球第一大可穿戴設備廠商。蘋果緊隨其后,而長期位居榜首的Fitbit僅位列第三。
IDC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為 2470 萬臺,較去年同期的 2090 萬臺增長17.9%。全球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別離是小米、蘋果、Fitbit、三星和Garmin,當季發貨量至少都達到 100 萬臺。
Fitbit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3.2%下滑至12.3%,降幅達到10. 9 個百分點,該公司當季總出貨量僅為 300 萬臺,較去年同期減少 190 萬臺。之所以出現這一狀況,可能是因為Fitbit過于看重日漸飽和的美國市場。

全球 2017 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和市場份額
小米的市場份額同樣有所萎縮,從去年同期的17.9%降至14.7%,降幅為3.2%,出貨量也減少 20 萬臺,總量為 360 萬臺。但該公司一直堅持低價健身手環戰略,而且在96%的發貨量來自中國的情況下奪取了市場頭把交椅。
蘋果份額則增長4. 1 個百分點,從10.5%增長到14.6%,當季出貨量增加 140 萬臺,達到 360 萬臺。 2016 年第四季度是蘋果在可穿戴市場表示最好的季度,而 2017 年也延續了這一勢頭。IDC指出,蘋果在第一代和第二代Apple Watch發布后兩個季度依然連結了需求,該公司的同比增幅在頂尖廠商中排名第二。
三星增長2. 1 個百分點,份額達到5.5%。Garmin下滑0. 8 個百分點,份額為4.6%。這兩家公司的份額都大幅落后于前三家企業。
Fitbit、小米和蘋果去年也是市場領導者,Garmin和三星同樣位居前五。但本年已經發生了一些細微變革,未來幾個季度可能就會決出大贏家和大叔家。
“隨著用戶的興趣從健身手環轉向手表和其他產品,Fitbit發現本身處于轉型潮流之中?!盜DC研究總監拉蒙·拉馬斯(Ramon Llamas)在聲明中說,“這也讓小米得以在中國市場憑借低價設備崛起,而蘋果也充分利用了它作為全球頂尖智能手表提供商的角色。小米和蘋果現在都已經超過Fitbit,接下來的問題在于他們是否能夠連結這一地位。然而,Fitbit必定不會就此被可穿戴市場淘汰。憑借 5000 萬的用戶基礎,該公司在企業福利領域擁有不小的覆蓋率,使之成為數字健康領域的首選品牌。Fitbit在進軍新的領域和市場時占據有利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仍然很小,目前還不清楚它的發展標的目的。各大廠商都在推出時尚配件和高性能設備等多樣化的產品。
除此之外,,這一行業還可以收集海量數據——雖然引發了消費者的警惕,但這的確蘊含巨大潛力。相關企業仍在努力讓人們適應可穿戴設備,下一步就是充分利用借此收集的用戶數據來挖掘價值。(書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