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科技公司最擅長發RSU(限制性股票)激勵員工,這培育了大批海外證券用戶。
美圖剛上市 5 個月,就發行了1, 000 萬股獎勵中高層辦理者,且不設行權價。去年騰訊成立 18 周年時,馬化騰授予每位員工 300 股股票。騰訊員工近 4 萬,直接為開戶券商中銀國際證券帶來大量新客。老虎證券創始人巫天華,也是在網易期間通過RSU首次接觸到美股。
第四,海外互聯網券商的競爭對手不強,搶占市場份額并不難。老虎、富途、雪盈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海外券商以及中資在港券商。
海外券商對于中文用戶的辦事必定是脫鉤的,本土化能力差。TD
Ameritrade甚至沒有中文版,很難與老虎們形成競爭。中資在港券商的優勢在于可以成為科技公司的開戶券商,但零售經紀并非其所擅長。以國泰君安國際為例, 2016 年新開戶數量僅 1 萬,年交易額預測約2, 300 億港元。
看未來,海外互聯網券商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QDII基金。據統計,2007- 2015 年QDII基金累計發行 98 只。而 2016 年QDII基金新發行 25 只, 2017 年前 4 個月就發行了 16 只,增速極快。QDII基金優勢在于無需換匯,投資門檻極低, 1000 元起投。隨著可選基金范圍迅速擴充,以及被動型低費率基金的不停上線,,QDII基金有可能搶占一部分海外互聯網券商用戶。
品牌先發優勢
從互聯網證券的“互聯網”屬性看,最大的競爭壁壘是品牌。品牌可以降低獲客成本,流量匯聚形成規模效應之后,又會進一步提升品牌。
我們看A股的互聯網證券概念股,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這三家公司歷史都超過 10 年。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A股互聯網證券唯一的變革是三家公司的市值座次,從“大同東”變為“東同大”。而第二梯隊中并沒有新公司實現彎道超車??梢哉f,品牌的先發優勢是這三家公司牢牢把控第一梯隊的核心原因。
而在海外互聯網證券領域,競爭尚不激烈, 2014 年開始樹立品牌的老虎證券目前屬于第一梯隊,在美股領域更是位列第一。隨著時間推移,品牌先發優勢將是老虎證券最寬的護城河。如何將品牌優勢從美股延伸至港股、滬股通、深股通也是老虎證券未來看點。

近期,愛分析對老虎證券創始人&CEO巫天華進行了調研訪談,現摘選部分內容與讀者分享。
清華計算機本碩結業的巫天華,曾任網易有道搜索技術負責人。在創立老虎證券前,巫天華已在TMT圈摸爬滾打八年,因網易派發股票開始接觸美股,美股資深玩家。
關于行業
愛分析:怎么看待國內用戶對于全球資產配置的認知度?
巫天華:跟發達國家比,國內用戶進行全球資產配置的比例很低。類比購物,在全球市場挑選優質資產必定比在某一地區挑選更好。并且美國的證券市場其實幾乎承載了全球最優秀的公司,好比阿里巴巴、京東等優秀的中國公司,也有以色列和歐洲的公司。同時美國證券市場還有債券、期權和ETFs等產品。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通脹配景下,國內新中產人群在更廣范圍內做理財或投資是毫無疑問的。
再說股票在全球資產配置的定位,首先,股票流動性好。買房相對麻煩很多,包孕外匯管制、房產稅、是否合規以及單筆大額資金等。其次,從投資可選擇的角度來看,一個股票帳號,不但可以買阿里巴巴等股票,還可以買黃金ETFs、REITs、期貨,可做多做空。
長期來看股市是唯一一個適合普通大眾跑贏通貨膨脹的資產配置類型。美國股市 100 多年的歷史,抽取任何一段時間來看的話,基本上都是很好的配置,因為它就是代表全球最具創造力的優秀公司。A股許多年以后也可以承載這樣的本能機能,但目前受制于發展時間短以及各種歷史包袱的原因而差別。
所以,我認為股票在資產配置中,是一個最為大眾化、最常見、配置額度最高、交易量超大的市場。
愛分析:從周期性的角度來講,美股券商的表示是不是要比A股更好?
巫天華:兩者都有周期性。分享一個數據:中資在港券商在去年滬港通牛市來臨時,它一個月的收入頂過去一年收入。券商這個行業不得不承認是靠天吃飯的。

愛分析:怎么判斷未來交易費率的變革?
巫天華:長期來看,經紀業務費率是會下降的。從歷史上來看也是這樣的趨勢,包孕美國和中國本土的A股券商。
愛分析:費率下降后,公司未來的收入構成會是怎樣的?
巫天華:我認為最終通道是跟電信聯通移動一樣,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只做通道的話,長期來看,該收入受市場價格競爭的影響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