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虹大戰”的決賽下半場,ofo與飛鴿、鳳凰、富士達合作,鎖定全球優質供應鏈資源,優秀的民族制造業企業為ofo提供專業生產線,量身打造用戶體驗高的小黃車。

由于贏得了眾多用戶歡迎,ofo的市場滲透率也在行業穩居第一。最近,極光大數據對國內app市場滲透率進行排名,ofo以4.04%的滲透率穩居行業第一,摩拜單車的滲透率為3.87%位居第二,這意味著ofo得到了更多用戶的青睞,占據更多優勢。

不僅如此,另一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艾媒咨詢對不同品牌共享單車用戶粘性指數進行了排名,ofo以7. 4 分位居榜首,摩拜和小藍單車分別以7. 1 分、6. 6 分排名ofo之后,ofo用戶粘性指數高于摩拜4.2%,為摩拜單車的104.2%。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ofo的取勝關鍵在于起步早和用戶體驗好,這兩個要素使小黃車獲得許多忠實粉絲。

另據艾瑞最新周度數據,ofo單個用戶平均周度總使用次數為14. 29 次,是摩拜單車單個用戶周總使用次數近 2 倍、比摩拜高出超90%。ofo用戶周度日均總使用次數高達2561. 13 萬次,摩拜為1630. 98 萬次,ofo用戶日均總使用次數比摩拜高出超 930 萬次,超摩拜近60%、是摩拜的近1. 6 倍。這說明,用戶使用ofo小黃車的頻率更高,與摩拜單車相比,市民們更傾向于使用ofo小黃車接駁。


在ofo的大共享格局下,融入ofo共享單車生態系統的資源越來越多,能夠創造出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自然黏住了許多用戶,繼續使用ofo小黃車出行。反觀摩拜單車,雖然知名度高一點,但用戶滿意度和用戶粘性并不如ofo,可以說宣傳與口碑本末倒置。
根據《2017Q1 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的預測, 2017 年,中國共享單車用戶將超過 2 億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2. 8 億元,為ofo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作為全球創立最早、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的無樁共享單車創業公司,ofo是行業當時無愧的領軍獨角獸。根據美國媒體的最新報道,ofo估值超過 20 億美元,遠超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