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智能建筑節的“特殊功勛獎”都是行業同仁熱議的話題,本年的獎項又花落誰家呢?一起來揭曉!

去年的獲獎者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他們分為別是鳥巢智能建筑設計者,曾擔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專家的郭維鈞教授,中央電視臺大樓、上海大劇院、以及東方明珠塔設計者,曾任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理事長的溫伯銀教授及先后擔任微型機研究所所長b2b.homedo.com計算機科技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等十多項團體職務的白英彩教授。就在他們登臺領獎的那一刻喚起了整個行業的記憶,現場歡呼聲一片

現在,第二屆中國智能建筑“特殊功勛獎”已經新鮮出爐,此次獲獎的三位領袖皆為行業中當仁不讓的佼佼者。

功勛獎獲得者:李雪佩
李雪佩, 1962 年結業于同濟大學工業企業自動化專業后,便進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開始了工業與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之路。從一名設計師到智能建筑專家,其至今 55 年的職業生涯見證了中國建筑業成長的足跡。
1983 年至 1986 年,受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派遣,她開始在深圳華森設計顧問公司工作,期間承接了深圳五星級南海酒店工程的強、弱電設計、施工監理。 1997 年至 2012 年在中國建筑尺度設計研究院工作期間,她前瞻性的提出各項工作意見,主持、主編、參加體例國家尺度jifen.homedo.com規程規范、技術辦法及國家建筑尺度設計。主編和參編了“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安適防范工程技術規范”、"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智能建筑設計尺度”、“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體育建筑智能化系統技術規范”等多項國家尺度和行業尺度。主持體例了“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辦法電氣分冊”、“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辦法節能專篇”電氣分冊、“智能建筑弱電工程設計施工圖集”等指導性技術文件,是業內資深專家之一

功勛獎獲得者:張公忠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古稀之年的他,依然在為行業的發展默默奉獻著。他以百折不回之精神,身體力行之風范,凝聚學術正能量,開拓行業新天地,鞭策產業新發展。
張公忠,住建部建筑智能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智能建筑專委會顧問專家。上世紀 80 年代,他開始從事信息工程及其應用技術的教學neicai.homedo.com科研和工程建設工作。承擔了若干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任務,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多個部、委級科技進步獎。 90 年代,他高舉智能建筑發展大旗,參與工程和技術的研討設計、評審驗收等工作。其中包孕數十項國家級項目和建設部試點工程,數十項有關智能建筑行業的國家尺度和行業尺度的制定和評審。共頒發論文 50 余篇,著作 10 余篇

功勛獎獲得者:盧慶新
盧慶新,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智能化設計研究所原所長,浙江省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工程智能設計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建設部建筑智能化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主持并參與浙江電力生產調度大樓、舟山市行政中心、西湖時代廣場、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等數十個項目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并參與部分工程項目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施工、評審工作!
作為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拓荒者之一,他為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發展做出了不成磨滅的貢獻。
非常感謝這些前輩的辛勤付出,才有智能建筑行業今天的發展格局,我們在此也祝福他們身體健康,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