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在中國本土的品牌認知度比擬,華為手機在海外的品牌號召力如今同樣強大。而之所以稱其為歐洲市場的明日之星,是因為華為在歐洲已處于發作的前夜。
按照華為公布數據,華為 2016 年在歐洲市場的取得的成績頗為亮眼,不僅是在出貨量和銷售額方面取得了翻倍的增長,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西歐和東歐的市場份額別離突破了10%和20%。作為一個五年前幾乎從零起步的品牌,能夠在今天全球智能手機的高地有所斬獲并依舊連結穩健增長,預示著華為登頂歐洲市場的目標越來越有望成為現實。

與國內市場對比,華為在海外的媒體策略和媒體組合會有差別的調整,在全球化的基來源根基則下,華為因地制宜。具體到歐洲,華為是個和我們眼中不太一樣的品牌。
城會玩的華為海外宣傳
身在海外的留學網友戲稱華為是“一家被手機耽誤了的影視廣告公司”,不但玩的大,并且“城會玩”。
作為中國品牌體育營銷的始祖,在幾年前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就都有華為贊助的球隊,阿森納,巴黎,AC米蘭,馬德里競技胸前都印有過華為的標識表記標幟,比起現在的本錢出海記要早不少。
之后,華為相繼簽下了很多知名球星的代言合同。其中梅西是華為的全球推廣大使,輻射的人數最廣,包孕西甲、拉美以及亞洲(梅西在中國和日本的影響力極大)。歐洲及拜仁金靴萊萬多夫斯基主要覆蓋了德國和東北歐地區。本年簽下的格里茲曼則覆蓋了西班牙和法國等西歐地區。就在不久前,在為P10 和HUAWEI
WATCH2 拍攝的廣告中,格里茲曼拒接何塞(穆里尼奧)電話的橋段被虎撲等球迷論壇廣泛轉載。

(梅西為Mate9 拍攝的廣告)
在娛樂方面,華為簽下的明星則囊括了近兩年來名聲大噪的兩名女星蓋爾加朵以及斯嘉麗約翰遜,以及“超人”亨利卡維爾。而除了明星帶來的效應之外,華為還另辟蹊徑打造了一首品牌主題曲,朗朗上口的《Dream
it possible》目前在Youtube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 150 萬次。

華為海外開拓的關鍵因素
誠然,華為在海外業務的品牌運營方面已經駕輕就熟,具備了國際大牌該有的風范。但是談到華為在海外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營銷官張曉云談到還是要靠產品說話。

“華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是耕耘多年國際市場的結果,目前華為在全球有 150 多個分支機構,約 17 萬多員工,其中研發約占45%,海外當地員工約占79%。
二是多年持續研發的積累和投入的結果。華為每年至少投入銷售收入的10%用于研發,過去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 4 億,在全球設立了 16 個研發中心, 28 個聯合創新中心。現階段華為產品的一部分成就,是多年持續投入的反應。

好的產品本身會說話,幾年來,華為在全球和主要國家的NPS(用戶凈保舉值)不停提升,按照IPSOS陳訴顯示,在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等國家,華為的NPS值均實現了翻倍式的增長。包孕芬蘭、荷蘭、比利時、波蘭、西班牙、意大利、捷克等歐洲主流國家市場份額均已超過20%。西歐和東北歐在業務基礎已經具備必然規模的基礎上,銷售收入和發貨量規模依然實現100%擺布的增長態勢,預計未來將持續快速增長。
作為手機品牌必爭的戰略高地,歐洲被各大手機廠商視作是最重要的高端市場。通過長期堅持精品和高端機帶動品牌價值的策略,華為目前在歐洲市場一路披荊斬棘,成為第一的有力爭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