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夜景、夏風、繁華,滿大街的梧桐樹搖曳生姿,與舊上海的風情一脈相承,有著別樣的小資情調,這個夏日,因為共享出行工具的出現,顯得有了更多的碰撞與偶遇,生活的半徑在無意間變得更加生動。
6 月 3 日周末夜晚,天空有點薄透,一場目的地為外灘的“夜游”騎行開啟,約 3 個喜好騎行的小伙伴一起,從上海圖書館出發,在田子坊臨時停靠,最后抵達外灘,騎行距離有12. 6 公里。這次,我們選擇的依然是上海街頭常見的“小綠車”享騎電單車,融入這個城市,和大家一起享受夏天的獨特。更多的原因是,選擇享騎有一年多時間,感覺它已成了“聚會朋友”了,大家每次有啥事一聚會似乎不約而同的就選擇享騎,習慣已成自然。

出發:在藝術熏陶中開啟騎行之旅
下午那場“傳·呈——德國二十世紀繪畫展”還在頭腦中盤旋,上百幅作品美的讓人心驚,無處安頓的藝術饕餮,急需要跟小伙伴兒們進行分享。從上海圖書館西門對面的享騎站點,解鎖享騎電單車,開始騎行。
如果是享騎新用戶,跟共享單車一樣按流程掃碼、下載、注冊就行。好比輸入手機號、姓名、有效證件號進行實名認證,繳納 299 元押金,然后為賬戶充值就能用車。在使用中,通過APP可查看附近車輛,掃描車身二維碼或輸入車輛標號,當前車輛狀態、電量、續航等信息都會一目了然。
曾經,在享騎用戶群里參與交流過“定點泊車”的出行方案,對享騎站點設置提出過疑問,如今看來確實跟當初的回答一致。記得當時享騎方面稱,站點設置都經過了對路段人流量、用車需求量、周邊環境等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調研,如經常擺設讀書講座、藝術交流、圖書展覽等活動的上海圖書館西門就設置了站點,在APP客戶端查詢可見剩余車輛,路線距離等信息,輸入騎行目的地,就能根據騎行路線行進。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順暢出行。
在浸潤多日的污染后,風已將霧霾吹散,今日的上海黃昏格外斑斕,上空還有“火燒云”這種難得的夕陽美景,停下來拍照,發伴侶圈,小伙伴們紛紛點贊并問“到哪里了?”在林蔭道上騎行的我,想著田子坊喜空CSky的手工點心,就覺得阿誰輕狂與質樸的本身交融在黃昏的角落里。
【貼士】選擇享騎電單車,在出發前,記得必然要點擊享騎APP右上角的放大鏡,輸入出發地點,查看周邊的享騎單車站點。更為重要的是,提前查找目的地周邊的享騎站點,以確定是否選擇享騎電單車出行。
停靠:感受老上海人民的生活氣息
或許,最為愜意的休息,就是嗅一嗅民眾的氣息。在上海有著里弄民居味道的田子坊無疑是優選,慵懶的咖啡香味,習習涼風吹過的弄堂,屬于歷史雕刻過的建筑細節,最為原始和淳樸的弄堂居民生活,都值得駐足和停靠,欣賞和品位一番之后,那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意境便會有深一層的理解。
懶得將享騎推到附近的停放點,直接推著前進。在喜空CSky門前,打開臨時鎖車功能,進去品嘗難忘的手工點心后,出來繼續解鎖騎行。
可能很多人沒用過這個功能,就讓我這個享騎“資深用戶”來做個介紹。據說,在搜集用戶需求時,享騎發現在3~ 10 公里的中短途騎行中,用戶有臨時停靠的需求,好比逛一下常去的店鋪、順路辦個事兒、吃個點心買瓶水等,在騎行途中有短時間停靠的需求,為此,享騎開發了“臨時鎖車”功能,在APP上點擊“臨時鎖車”鍵就能對車輛進行臨時鎖定,辦完事后解鎖可繼續騎行。
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嘈雜的人群,在一個小角落里,一份微甜的手工點心,就著舊舊的綠臺燈,感受這個城市存留下來的溫馨。有時候,來喜空CSky就像是在完成一個潮流儀式,告訴本身,即使在這個城市如何奔忙成長,阿誰骨子里喜歡自然與質樸的田野姑娘,依然快活,無所畏懼。
【貼士】在出行途中,必然要注意安適,,并最大限度的規劃路線,能夠看到更多的風景,辦更多想辦的事情。別的,必然要靈活運用享騎“臨時鎖車”功能,因為享騎要停到固定泊車點,所以學會臨時停放非常重要。
終點:用腳丈量外灘紛歧樣的溫度
流光溢彩,滿目繁華的外灘,永遠是我們聚會的終點,在這里看差別風格的建筑,穿過南京步行街,望一眼鐘樓,順便回想一下當年的《上海灘》,看映著燈光的黃浦江,仿佛接軌了時代,游走了未來的美好。
稍作停留后,直奔外灘,與已經到達的小伙伴兒們“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