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ofo進駐全球 5 個國家 120 個城市,城市覆蓋數比行業第 2 名至第 10 名的總和還多。不但如此,ofo的用戶增長速度也十分驚人。按照Trustdata數據顯示, 2017 年 4 月,“彩虹大戰”競爭更加激烈,摩拜及ofo月活躍用戶人數均增長至 1500 萬擺布,遙遙領先其他共享單車企業。從發展速度上看,ofo環比增速更為迅猛,ofo環比增速達55.1%,而摩拜僅為38.2%,ofo小黃車用戶環比增速為摩拜的144.2%,,領先摩拜16. 9 個百分點。可見,ofo在發展速度上遠勝摩拜單車,競爭力比摩拜更強。

另據Trustdata發布的《 2017 年Q1 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用戶監測陳訴》, 3 月的共享單車月活躍用戶貢獻度超50%,ofo小黃車新增用戶占比超41%,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超二三名之和。ofo的獨立用戶約為摩拜的120%,備受用戶偏愛。

本著用戶至上的初心,ofo對小黃車的每個設計生產環節都以深度滿足用戶需求為宗旨,因此得到了用戶的廣泛青睞。按照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易不雅觀發布的最新數據, 2017 年 4 月,ofo小黃車APP新增活躍用戶數為1219. 54 萬人,排名行業第一。不但如此,ofo小黃車的新增活躍用戶數超過摩拜單車、永安行、哈羅單車、小藍單車的總和,ofo共享單車“一哥”的地位實在是無法撼動。

ofo秉持低運維理念對小黃車進行辦理,在硬件上,ofo與富士達等優秀制造商連接,打造耐磨耐用的高性能小黃車,降低人工運維成本。在軟件上,ofo與滴滴出行合作,用戶在滴滴首頁就能解鎖小黃車,不久還能在滴滴上完成注冊、押金繳納和在線支付。反不雅觀摩拜單車,無視用戶對摩拜押金、車輛停放等問題的投訴,導致問題越積越多,最后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處理運維問題。摩拜還沉迷于車多車少的“量”,枉顧共享單車辦事的“質”。
ofo聯手滴滴出行、支付寶推出多平臺解鎖小黃車辦事;ofo與螞蟻金服、中信銀行合作,為用戶信用授權或聯名卡免押金;ofo與電信、華為攜手,共同研發基于NB-loT技術的智能鎖,制止出現類似摩拜“僵尸鎖”的現象;ofo與斗極導航合作,提升小黃車衛星定位能力,并通過優化電子圍欄技術,規范小黃車停放;ofo與重慶、西安、武漢等地政府聯手,共同打造城市智能交通慢行體系,打造“最美一公里”;ofo還邀請 90 后超人氣偶像鹿晗擔任代言人,提升小黃車的影響力。共享單車比拼的不但是車輛性能及發展速度等硬實力,也要比拼技術含量、品牌價值等軟實力,ofo為什么穩居行業第一?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