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怎么樣?跟共享單車都有哪些紛歧樣?”近期在南京江寧區街頭有市民對尋找泊車點的享騎用戶發問,引發眾多市民的圍不雅觀。而“省事兒”“便利”“很安適”成為很多騎行者提供的答案。
“不消腳蹬,共享電單車能跑更遠的路,省事兒。”連著騎了三天享騎的劉其鳴在接受采訪時也這樣體現。自稱是“單車粉”的劉其鳴在 2016 年初就開始關注共享單車,“只要一出來新的,就去騎”成了習慣。他體現,就是在 6 月初的這個泊車點他發現了享騎,騎行起來更加便利了。

據享騎運營負責人介紹,進入南京是在 5 月底,目前還處于試運營階段, 18 日將正式投入運營,計劃月底之前投放共 10000 輛。
對于南京這樣交通壓力較大的古都,相信共享電單車會為市民帶來便捷。
電助力,“再也不消費勁兒腳蹬了”
就在大家沉浸在共享單車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時候,市民對更長距離的便捷出行寄予期待,能不能再跑遠一點?
當然能。但是,共享單車出行需要腳蹬,耗費很大的體力,一旦出行距離超過體能,就會對騎行者形成考驗,“實在騎不動了”“要不要換乘公交”“打個車回去得了”的想法時時時會冒出來。
而共享電單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用“電助力”騎行,兼顧了單車和電單車的優點,騎行省力,速度還快。以鋰電助力的享騎電單車,續航能力比傳統單車更勝一籌,輕松、高效的延伸了騎行里程,“十公里以內”的出行輕松搞定,為用戶帶來一種有別于單車的便捷出行體驗。
“使用方法跟共享單車類似。” 劉其鳴介紹說,同樣要下載一個“享騎”APP,輸入手機號、姓名、有效證件號完成實名認證,繳納 299 元誠信金,充值就能用車了,掃描二維碼或輸入編號,還能查看電單車電量等。
對于價格,據記者了解,享騎電單車目前定價為 3 元一個小時,第二小時起按 5 元一小時計費。
合規電單車+非零啟動 安適有保障
談到出行就不得不提安適。市民的出行安適,發自于日常,感知于細節,尤其是對于電單車來講,需要滿足的要求和規定非常的多。
按照《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國家尺度,電助力自行車必需符合以下四大尺度:必需有腳踏能實現人力騎行;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20km/h;整車質量不大于40kg;電動機輸出功率不大于240w。如果不符合此條件,則被納入機動車范疇,或是違法違規改裝車輛。
國內首家共享電單車平臺,經過一年多的合法合規運營,,在安適性方面已得到充分證實。除了嚴格根據國家尺度設計之外,在配套電池選擇、運維規范方面都有充分的保障。
除此之外,投放南京的新款享騎電單車,結合了行業協會的建議,嘗試使用“非零啟動”模式,即在旋轉車把啟動之前,需要腳踩兩圈進行提速,通過騎行者自主控制啟動時的速度控制安適。據
了解,這種“非零啟動”模式在國外非常遍及,用以掩護電單車用戶啟動時的用車安適。
在實際的騎行中,記者也感受到了差別,在起步階段,即使不小心旋轉了轉把,也不會猛然加速,需要先腳踏讓車輪轉起來,再轉動車把才能騎行。
“安適好像更到位一些”,對于享騎的這一功能,劉其鳴感覺更明顯,他告訴記者,電單車最欠好控制的就是速度,有了這個功能,“安適感更強一些”,首先大家騎上就會有感覺,自我控制力更強,出行就會更警覺一些;別的一點,他認為就是“細節上做到這樣,心里就更踏實了。”
定點泊車,“得先查看APP,后泊車”
“與其它單車差別,出行前必然記得看APP”,對于享騎的與眾差別,劉其鳴體現,“雖然小區門口就有泊車點,但如果沒有停到固定的位置,會不停的收到相關提醒,如果強行泊車,好像還要扣除必然費用!”
據稱,享騎是國內最早采用“電子圍欄”技術的共享單車企業,此舉對用戶進行“定點還車”的約束,點對點借還車,主動規避車輛失控帶來的城市亂象。據記者掌握的情況,用戶需要到附近的享騎指定站點借還車,不然將無法使用或持續扣費。不過這些站點絕大部分都設在大地鐵/公交站、住宅區、寫字樓宇、商圈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
關于“定點泊車”,劉其鳴的看法比較特別,“還是要規范一些的!看看現在到處亂停亂放的那些單車,心里還是不舒服的,終究影響了出行。”不過,他也按照經驗給出了一些騎行建議,前期必然要多考察,對經常取泊車的地方要關注,“固定地方取泊車,習慣了還是很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