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嚴選的模式,其實更接近的是F2C的模式,相當于我們直接做了聯系工廠和消費者之間一個紐帶。“網易嚴選負責人柳曉剛認為,電商應該去思考怎么讓傳統制造業能夠做得出它本身的品牌。
網易嚴選,這個網易郵箱內部孵化出的項目,似乎總能出人意料。
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只用了一年,嚴選就靠著頗具爭議的ODM模式讓淘寶、小米競相效仿;在他們決定參與”618“電商大戰的同時,卻又主張消費者購物要理性、從容;當嚴選要開主題酒店、書店,外界都認為網易嚴選最終要與無印良品殊途同歸時,網易副總裁、網易嚴選負責人柳曉剛卻告訴鈦媒體,網易嚴選的定位是全品類的電商。
“其實對我們來說,只要用戶需要的且我們能夠做的商品,我們都會做,并沒有給本身限定必然要怎樣做。”如今,在贊美與爭議聲中,主打“精致主義”與性價比的網易嚴選,圍繞著選品、供應鏈辦理、原創設計、品牌及用戶辦事等幾個關鍵環節,構建著本身的護城河,也離丁磊70億的小目標越走越近。
“好的生活,沒那么貴”,,在柳曉剛眼中,嚴選的未來不但限于ODM模式,更不止于無印良品,而是在淘寶與京東之外,為消費者提供第三種答案。
差別于往年的618
”618“始于京東的店慶日,如今與年末的雙11一樣,已經不再是京東的一枝獨秀,反倒成了各大電商較量的舞臺。
5月23日,天貓搶先在上海頒布頒發開啟618狂歡節;兩天以后,京東在北京正式啟動618全民年中購物節;蘇寧易購頒布頒發將聯動4000家門店共同開啟年中大促;唯品會做了品牌、戰略方面的升級,稱之為“全球精選正品特賣”;網易考拉推出了“618海淘盛典”;洋碼頭則開啟了“洋物運動”;網易嚴選拋出了”精致主義“的主題……
看似與”雙11“同樣的配方,但在本年618電商大促前期,卻有著差別的味道。
2016年烏鎮大會上,雷軍提出要做科技界的“無印良品”,成立全新品牌——MIJIA米家,本年4月5日,小米頒布頒發米家有品APP正式上線。就在618前夕,淘寶上線了淘寶“心選”,蜜芽推出了“兔頭媽媽甄選“,連蘇寧易購也在試水蘇寧自營的精選特賣模式。
網易發展了近20個年頭,才推出網易嚴選,自網易嚴選從誕生起,常常是損譽交織。毛巾哥的檄文讓外界重新審視嚴選的ODM模式,對無印良品的“山寨”風波也常常讓人認為嚴選的未來就是無印良品。就連網易嚴選參與618的模式都與眾差別,當別家都希望用打折特價刺激用戶瘋狂消費的時候,他們主推的“3件生活美學”,卻有著一個奇葩的規定:買三件以內8折,三件以上不打折。
有趣的是,網易嚴選這種新的促銷手段反而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據鈦媒體了解,在去年的618期間,網易嚴選流水翻了20倍。
“我們從去年6.18以來就一直在推我們本身的理念,我們是希望用戶能夠更加從容的去消費”,柳曉剛在接受鈦媒體專訪時稱,任何促銷節,大家都是希望消費者能夠買的越多越好。但嚴選的理念是希望用戶買到需要的商品。“買了不需要的最后必然是垃圾,對平臺也不見得有忠誠度。”
此前,京東集團CMO徐雷就體現,本年的618或將成為整個中國零售的分水嶺。種種跡象表白,本年的主流電商,似乎要逐步放棄低價這個單一的促銷手段,集體轉向對”品質”的追求。連618的始作俑者京東,都叫嚷著過去拼價格本年拼品質。
進入下半場的電商行業,究竟怎么了?
電商下半場的困局
“我也跟很多同行討論過,為什么我們會在網易快20年的時候做這個電商?其實很重要的一點,傳統電商的平臺模式發展到今天其實有很多我們覺得不是很如人意的地方”,龐雜的電商系統,過剩的產品與SKU,低質與假貨,在柳曉剛眼中,都在阻礙著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提升。
歐睿信息咨詢發布的《2016年全球消費者十大趨勢》陳訴中,就明確指出了消費者需求發生著一些變革:他們更愿意花錢買時間;吃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挑剔”,更喜歡有價值創新的高性價比的產品……消費者對于消費品的選擇不再以低價、量大為特征,而是轉向品牌、質優的“精品”屬性。
目前來看,許多電商平臺已經大大落后于消費者需求的變革速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電商增速已經進入下降通道,從2014年的48.7%下降為2016年的26.2%,顯然傳統電商的紅利正在消失。
”過去的零售始終圍繞的是自制和便捷,而未來的零售在消費厘革和技術進步的雙重作用下,消費場景將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渠道,而是延伸到線上線下的空間,零售的消費者時代正在到來”,京東集團CMO徐雷就認為,不是商品短缺,而是選擇過剩;不是價格過高,而是品質不齊;不是性能欠佳,而是缺乏個性。
不僅單是電商平臺自身發展遇到了瓶頸,柳曉剛認為,傳統制造業在當下的痛點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