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一切還未出現變量的時候,競品們當然對相互不平氣,在線音樂仍舊有許多發展機會。
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并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后,在線音樂平臺的競爭仍在繼續。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百度音樂等仍未放棄在線音樂這塊大市場,而且,它們的變革成長速度,要比前幾年更快。
視頻網站、網絡游戲、網絡文學、旅行預訂等互聯網娛樂類應用的變量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處于偃旗息鼓階段,唯有在線音樂仍舊處于勝負未分階段,一方面是因為在線音樂真正發力時間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線音樂的行業規則建立也比較晚。在一切還未出現變量的時候,競品們當然對相互不平氣,并且在線音樂仍舊有許多發展的機會,,變革仍有許多。
去年,各個在線音樂平臺開始了版權大戰,甚至到現在仍舊可以看到某家平臺與某家唱片公司版權簽約的消息,這場大戰的根本目的,是讓行業真正重視版權,在正版之下公平競爭。其后,在線音樂平臺又開始了社交路徑的較量。而今,在線音樂平臺又發生了怎樣的變革呢?據郭靜的互聯網圈不雅觀察發現,在線音樂平臺會在三個領域展開競爭。
一、圍繞音樂場景滋生硬件產業鏈
蘋果WWDC 2017全球開發者大會上,頒布頒發新推出了智能音響HomePod產品,這是智能手機領域最后一個頒布頒發推出智能音箱產品的廠商,早前華為、三星、樂視、中興、聯想、小米、魅族、vivo等手機廠商都相繼推出過藍牙音箱產品。除手機外,手機廠商們在硬件領域有著諸多的嘗試,但比擬較手機而言,其他硬件領域的布局和成績要暗澹的多,音樂相關類硬件更是難以擔當大任。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發現,目前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網易云音樂均推出了相關的硬件產業鏈。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主要以耳機、藍牙音箱產品為主,酷我APP顯示,其售價為109元的酷我 K1藍牙耳機銷量達552361條,售價89元的藍牙音箱銷量達59891臺,酷我音樂硬件銷售額累計收入超6000萬以上。
網易云音樂則是以音樂硬件商城的形式,好比JBL、1MORE、魔聲、AKG、鐵三角、索尼等多家耳機品牌均可在網易云音樂的商城上購買,至于自產硬件方面,網易云音樂目前推出的產品是車載藍牙播放器,網易云音樂投資的音伏in-voice旗下產品也在網易云音樂上有出售,別的有一些則是基于網易云音樂大IP旗下的周邊產品,好比T恤、帆布袋、手機殼、公仔等。雖然網易云音樂方面并未公布其銷量,但是有網易考拉海購為電商渠道,想必銷量也不會小。
在線音樂平臺在硬件上的邏輯非常清晰,依托音樂為主要場景,再推出與其相關的硬件產業鏈,無論是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的自產模式,還是網易云音樂的商城模式,核心仍舊是音樂。
與智能手機廠商比擬,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網易云音樂有著素質的差別。手機廠商的藍牙耳機、藍牙音箱等產品,是以硬件制造商的入場,其與JBL、1MORE、魔聲、AKG、鐵三角、索尼等廠商的角色是一致的,只不過后者是專業做耳機的,而前者只是手機衍生品。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網易云音樂們則是以具體場景為主,其用戶自己就有使用音樂應用的習慣,是以音樂為軸心。光有硬件,是無法吸引到用戶去使用的,反而從具體的場景入手,更能讓用戶青睞。
第二個區別則是耳機、音箱等產品的營收規模以及用戶量要比手機低的多。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OPPO、vivo、華為、蘋果、小米五家廠商在全球的出貨量就達到3.106億臺。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零售耳機的整體銷量僅為3.49億支,僅為智能手機市場2016年14.7億銷量的四分之一,整個行業的營收也只在60億美元擺布。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手機才是真正的命脈,盡管其也在不竭地尋找新興業務的增長點,但是像耳機、音箱這類產品真的比不了手機,公司在營銷、推廣等資源上,更多的力量也是在手機業務上,手機廠商在周邊產品上花的人力、物力、財力絕對沒法兒和手機媲美。
對于在線音樂平臺來說,耳機、音箱等產品自己就有音樂的基因在里面,他們反而更愿意將這些產品做好,從而滿足平臺上用戶的需求,產品做的好了,也能提升平臺的口碑。
在線音樂整體的市場規模在互聯網娛樂里的占比并不大,但由此而產生的硬件產業鏈,對于某一個平臺來說,絕對有吸引力,TME里面,酷我就是硬件做的最好的,即使將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出現內部競爭,酷我靠這個也能立于不敗之地。音樂相關的硬件產業鏈,還是有著諸多想象力的。
二、圍繞音樂而產生的內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