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6月20日消息,騰訊承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行。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澤湘體現,要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的硅谷。

李澤湘首先對馬化騰的構想體現了必定,李澤湘認為馬化騰把大灣區的概念從民間討論、議論提升到國家的層次,引起了國家高層乃至世界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也為在大灣區的年輕人提供了無法想象的機會。
李澤湘對于大灣區的定位體現非常認可,李澤湘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成為科技創新2.0的版本,科技與文化、藝術融合的未來的城市。應該以創新教育來鞭策創新產業的發展,使得大灣區的核心地帶“港深莞”能首先沖出來,成為世界的新硅谷。
對于大灣區的地區優勢,李澤湘講到3個認識:
第一,大灣區具備世界最完整、最具競爭優勢的制造業體系,我們有3億多的中產的本土市場,每年芯片的消費,中國進口2300多億,有一大半在深圳這塊小范圍內。
第二,由馬化騰提出的“互聯網+”的效應,正在快速的在整個大灣區、整個中國得到推廣,使得我們整個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第三,大灣區內各城市優勢互補,各具特點。從創意到樣機到批量的速度,跟舊金山的硅谷比起來,大灣區至少是它10倍的速度,并且是1/10的代價。所以說這個競爭優勢把它發展到極致,這是我們了不起的競爭優勢。
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實現科技創新2.0,李澤湘提出了三個小目標:
第一,香港應該成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協同創新中心。把國外的優秀人才,不管是短期或者長期吸引到香港跟深圳這里來,幫手香港工業4.0再工業化提供技術的支撐。
第二個小目標是,打造港深莞智能芯片協同創新和產業化中心。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將有機會重新定義智能系統、智能終端,有了這個定義墻,我們就有可能帶動智能系統所需要的智能傳感器、智能芯片、智能的東西。
第三個小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利用香港靈活的機制,建立一所私立大學,以設計思維培養這種創業人才為主,可以把他放到核桃地區去,辦事大灣區,能夠把其他的學校也帶動起來,有興趣的伴侶都可以過來,他們的科研成果可以進入孵化器,也可以集成更多的人才知識在這里面。最后使得這些技術能夠在香港,能夠在深圳,能夠在東莞落地,所以我們的2.0目標也就實現了。(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