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曾經說過,數據秒殺算法,但真正鞭策社會進步的還是算法,還是技術。在金融領域,這個規律同樣適用。金融的數據化素質,加上業務規則和目標的明晰,使得它天然成為人工智能最佳的應用場景。”
周慕冰、李彥宏等農行、百度高管啟動雙方戰略合作
鈦媒體注:6月20日,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建立一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落地在農總行網絡金融部與百度金融辦事事業群組,未來將在智能金融辦事領域展開深度研究。
根據雙方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的合作主要圍繞金融科技領域開展,包孕共建金融大腦以及客戶畫像、精準營銷、客戶信用評價、風險監控、智能投顧、智能客服等標的目的的具體應用,并將圍繞金融產品和渠道用戶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自稱“第一代Fintech工程師”的李彥宏認為,經歷了電子化、網絡化到移動化過程的金融科技,如今需要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尋找突破。
在他看來,“今天的金融辦事仍然受制于網點數量、支付通道和場景需求等等。我們經歷過的支付大戰,其實跟之前金融機構網點之爭沒有素質區別,都是在爭奪入口資源”,而AI Fintech就是金融科技的未來。
早在2015年6月,百度金融事業部就與中國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百度體系內企業,提供包孕聯盟貸在內的中小企業授信辦事,并在個人消費金融辦事等方面進行探索;而在本年1月5日,百度與中信銀行合作籌建的首家獨立法人模式直銷銀行——百信銀行也通過了銀監會的批復。
包孕阿里、騰訊、小米在內的企業,全國已經有了十幾家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而意圖入局的互聯網公司更是收到了本錢的熱捧。作為一個“比較晚”的入局者,百度在金融領域的挖掘市場的過程中,便舉起了“AI”的大旗。
“金融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可以實現數據與算法的完美結合。憑借百度金融科技能力,百度金融將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在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看來,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百度能夠實現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彎道超車。
他在現場公布了百度金融“三步走”的戰略規劃,即夯實金服業務、搭建金服平臺、輸出金融科技。目前百度金融還處在打造財富辦理平臺和消費金融平臺的階段,預計2018年1月,將對外提供智能獲客、身份識別、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等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按照朱光的介紹,百度在金融領域的科技優勢表現在計算能力、人能智能算法與大數據上。在這三者支撐下,百度展開的“Ai四個核心能力”——用戶畫像、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識別與金融的結合下,則可以消除很多金融領域舊有的慣性,產生新的場景應用。
好比朱光在現場演示了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共同開發的應用——金融小秘書,用戶就能夠依靠手機進行面部識別從而進行身份驗證與業務的開展。
在現場李彥宏也講到,希望“通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創新,幫手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金融辦事”。好比將金融業務下沉到中國基層的鄉鎮;還有依靠大數據分析,給信用記錄空白的人群提供辦事等等。
不過能夠看到,包孕螞蟻金融在內的眾多金融科技公司也都在紛紛轉型,希望能夠輸出自家的技術與數據,在金融領域中開拓更多的新業務,滿足客戶更多的消費需求。百度想要實現“彎道超車”,任務還是相當艱巨的。(本文首發鈦媒體,編纂/張霖)
以下為李彥宏致辭全文:
尊敬的周慕冰董事長,尊敬的各位賓客,各位伴侶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這個發布會的現場。中國農業銀行是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百度也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二者的戰略合作在當今這個時機,我覺得非常有意義,不但是對兩家公司,對于整個產業界來說也有會很大的鞭策作用。
其實,我和金融行業是蠻有緣分的。23年前我從學校出來,加入的第一個公司就是一家華爾街的金融信息公司,阿誰時候我們已經在從事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分析金融市場的股票信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應該算是第一代的Fintech工程師了。
其實,我和同事們當時的主要工作,只是將電子金融數據做系統化、線上化處理。從那時到現在,金融技術經歷了電子化、網絡化到移動化的過程。我們一起經歷了銀行辦事從最早繁復的紙質化階段,到今天借貸、支付、理財、投資等等,很多都已經可以在移動端實現。在座的各位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