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6 月 21 日報道 文/周小白
每年的 6 月 1 日到 8 月 31 日原來是電影屆備受矚目的暑期檔,如今也被電視臺、視頻網站廣泛引用,成為拼電視劇、拼綜藝的必爭之地。本年暑期檔,視頻網站紛紛推出了重量級網綜對戰。

TechWeb統計了 24 檔由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芒果TV等便宜的互聯網綜藝節目,其中真人秀和脫口秀別離有 8 檔,都超過了 3 成。鹿晗、薛之謙、何炅、蔡康永等明星都是各大綜藝節目中最常見到的面孔。
有數據統計顯示, 2017 年全球網綜共計 264 檔,中國網綜占到 98 檔,暑期檔與不雅觀眾見面的就有 24 檔。網綜市場可謂熱鬧,但激烈競爭中爆款難覓,商業化艱難,,大部分節目入不敷出。瓶頸期的破局之難困擾著每一個參與者。
明星撐起的網綜暑期檔
本年暑期檔,既有《奇葩說4》《曉說2017》《托付了冰箱》《媽媽是超人2》這樣的熱門系列網綜,也有第一次與不雅觀眾見面的《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等。整體來看,綜N代、偶像選秀類、脫口秀、真人秀等節目類型爭奇斗艷,但真人秀與脫口秀依然是重點,占到了暑期檔網綜市場份額的66%。

(暑期檔 24 檔視頻網站便宜網絡綜藝節目單)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鐵打的綜藝,流水的藝人”。本年暑期檔,依然要靠明星撐場面。由TechWeb統計的 24 檔視頻網站便宜網絡綜藝節目單來看,除了《變形計》之外,其余節目都有明星參與,或擔任主持,或作為嘉賓。
正如知名主持人張紹剛調侃的那樣,“我們有太多年,太長時間打開電視就是一群明星在做游戲,一群明星在做另一個游戲,一群明星在做第三個游戲。”并且換來換去,都是那幾幅熟面孔。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指出,這背后不乏本錢市場的影響。整個綜藝市場,已經從內容話語權為主,釀成本錢話語權越來越大。不成否認,當紅小鮮肉確實可以帶來很多流量,吸引廣告主,但明星用多了也有問題。
“ 2016 年是綜藝高速挺進的一年,但整體環境有一些下滑,衛視周六日黃金檔收視率也開始下降。在大量綜藝涌來的時候,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蓖鯐詴熣f到。
他透露, 2017 年全球范圍網綜節目 264 檔,中國網綜就占到了 98 檔,“其中雷同現象很多,好比77%要依賴大明星,80%依賴國外模式,100%依賴廣告?!?/p>
張紹剛透露,其主持的《吐槽大會》火了之后,“一夜之間似乎聽到很多人都在找,無論是找效果還是找我本人,說咱們重新打造一個脫口秀節目,我說你說的脫口秀節目是什么樣的,找一個人講段子,收視率很好,點擊率很高,我說這又陷入到一個看到誰家有錢,大家都去搶的混蛋邏輯,這就是中國綜藝的邏輯,大家看到誰家東西好,就一窩蜂上,直到把他家的東西毀了之后大家一哄而散?!?/p>
“網絡綜藝70%都是賠的”
王曉暉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 2016 年狹義的娛樂內容產業是 3800 億元貢獻值,根據25%擺布的增速,三年翻一番到 2020 年是 1 萬億元產值。增速最快的是劇集和綜藝,將連結30%的增長速度,綜藝內容的市場相當大。但這并不料味著,做綜藝就能掙到錢。

此前一篇名為《明星拿走真人秀成本的三分之二,然而電視臺已經開不出工資》的文章尖銳指出有些電視臺已經到了招不到商不開錄節目的地步,還有的衛視大部分真人秀都是“裸奔”。而說到網絡綜藝,日子同樣欠好過?!妒齼|分貝》制片人馬力曾體現:“估計網綜70%都是賠的?!?/p>
王曉暉向TechWeb等體現,“有人預言80%的網綜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80%是值得質疑的。但網綜確實在發展初期,大多數綜藝在靠大體量模式前進的時候,其成本確實過于昂揚?!?/p>
尤其是藝人費用上漲過快。據星馳傳媒朱化凱團隊對于成本的核算發現,一個傳統衛視綜藝項目的藝人成本,最多能占到項目投資的60%,制作成本占30%,剩下的5%~10%會用于宣發、廣告。
米未傳媒聯合創始人牟頔直言,明年將會從戰略上削減內容。“這不是什么大新聞、這是順勢而為”,“第一是為了保證寒冬下不餓死,第二我們要集中精力、最大化連結本身的先發優勢?!?/p>
6 月 1 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辦理的通知》,其中多處涉及網綜,網綜在經過野蠻無限的生長后,將進入嚴管時代,部分爆款網綜或迎變數,親子綜藝和部分脫口秀綜藝也或多或少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