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ing++ 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就養成了一個內部的思考習慣,大家稱之為 “產業終局的判斷”。即一個行業在可預見的幾年時間里,畢竟會往什么標的目的發展,階段性的里程碑又會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思考,我們來反推產品的實現路徑,在大標的目的上連結順勢而為的節奏。
產業終局的判斷力量
2014 年,我們做的判斷是 “不做支付的巨頭,不是好的生態系統”,2015 年 “未來一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會是什么樣”,2017 年則是 “支付行業的涅槃重生”。結果,把推測的內容和時間表對上,我們發現未來的確是按著某種既定規律展開的。
所以當我們回過頭去看聚合支付,這個在今天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概念和如此顯而易見的邏輯,當它在三年多前橫空出世的時候,在很多人眼中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和不成理喻。有時候無意中翻到 2014年寫的 Ping++ 的商業計劃書,三年前我們想做的事情,今天我們依然在做,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多年都不會過時。這就是 “產業終局的判斷”的力量。
Ping++ 增長智能的誕生
同時,我們也是一群不停自我挑戰和突破的人,在聚合支付一路狂奔的時候,我們總是在問:接下來的會是什么?時間回到 2015 年底,Ping++ 把 “下一個事情” 的標的目的鎖定成了大數據。在阿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還不火熱的年份,我們隱隱約約感到了一絲厘革的前奏。
當然,這一切都是客戶教給我們的。當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只關心拉新的時候,我們的一些客戶提出了如何提高留存的問題。當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只關心 GMV(商品交易總額)的增長時候,我們的一些客戶提出了 LTV(用戶生命周期價值)的健康更加重要。當市場上幾乎所有人都在談野蠻生長和粗放經營的時候,我們的一些客戶提出了精細化運作的可能想法。
更加令人心動的是,Ping++ 所處于的環節恰恰非常適合延展出這樣的產品和辦事。從交易的連接(聚合支付),再到交易的增長(大數據),一個商業邏輯的遞進邏輯躍然紙上。
就像 2014 年 Ping++ 創造性的打造了一個品類-聚合支付,今天,我們將時隔三年后帶來另一個全新品類-增長智能。增長智能,GrowthIntelligence,簡稱 GI,指利用現代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高效發現和解決商業問題,以實現快速的、可量化的交易增長。在這里,GMV背后的 LTV 更加重要,收入背后的復購更加迷人,消費者背后的用戶畫像更加值錢。
增長智能是下一波發展浪潮
是怎樣的 “產業終局的判斷”,讓我們得出了增長智能,就是聚合支付之后,又一個巨大的時代浪潮呢?
原因有三:1. 移動支付的發展,讓線上和線下跟交易相關的數據首次大規模的電子化,結構化和打通,這是一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礎。2.人們進入了碎片化場景的時代,無論是時序上,還是地理位置上,還是偏好上,連接人與這些場景的最佳方式就是移動支付。3.紅利時代已經終結,企業如果還希望連結過去的增長勢頭,就需要更加清晰的理解本身的消費客戶,畫像能力,策略能力,商業的預測能力,,變得異常重要。
猶如 2014 年初的聚合支付,增長智能必將經歷從無人問津,到懵懵懂懂,再到躍躍欲試,最終釀成無人不知的過程。只是這一次,我們希望這個過程可以更短一些。未來已經降臨,只是還未完全展開。
我們相信聚合支付和增長智能,將會攜手一起為中國千千萬萬的企業級客戶,帶來新商業時代持續的引擎辦事。
增長智能,精準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