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戰斗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
你做得越多,你的敵人就越多。
對于這句話,美團點評可能深有體會。這家公司曾經是一家團購公司,后來它釀成了一家賣電影票的公司,它還被認為是一家外賣公司、一家餐飲公司或是一家旅行公司,比來它又進入了打車市場、支付市場,它甚至開起了線下零售店。它進入的領域太多了,以至于你很難準確描述美團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它不竭擴張、四處出擊,它的對手包孕了中國最強大的互聯網巨頭、最明星的創業公司和一些老牌互聯網上市公司,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對手在集中質疑它。
這家公司看來并不怯于戰爭,事實上,在每個它進入的領域都做得不錯。美團點評2016年全年交易額是2400億人民幣,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50%,他們預計2017年交易額將達到3600億。在剛剛過去的5月,公司已經從虧損到整體盈利,目前賬上有200億人民幣現金。
在中國互聯網中,美團是一家特殊的公司。大量公司是從垂直領域開始成長,然后不停延展,所以他們不免由行業思維出發,更多去思考終局和界限。而美團點評是用商業流轉中的一個環節來作為本身的內核——這個內核從商業上看,是交易;從客戶看,是辦事。
它的業務是橫向的,所以王興的思考和多數CEO不太一樣,他更多通用的、跨界的思考。好比他對業務和競爭的看法,他認為不要期望一家獨大,也不要期望結束戰爭,所有人都要接受競合才是新常態,同時,他認為太多思考界限和終局是錯誤的,“哪有什么真正的終局?”他說
本年5月,美團點評CEO王興接受了《財經》雜志專訪。距離上次《財經》雜志專訪他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仔細對比,你會發現他和一年半之前對很多問題的思考都發生了變革。
以下是訪談的部分摘選。
敵人與伴侶
「中國過去幾十年在美蘇兩個超級霸主中間的關系,有點像今天美團在騰訊、阿里之間。」
《財經》:比來關于美團點評的一系列報道看了嗎
王興:有一些看了,必定看不全。
《財經》:你覺得這些報道是中立的,還是有立場的在黑你?
王興:有一些相對中立,有一些是非常惡意,并且非常沒有底線。
《財經》:如果一個競爭對手持續黑你,而且你知道是誰的話,你會怎么處理?
王興:我會和對方溝通,但這常常不太解決問題。我想起05年前后看過一篇《時代周刊》或是《紐約時報》寫亞馬遜的文章,開篇說這個公司已經十幾年了,依然像一個跌跌撞撞的飛機,最后是拉起來還是墜下去,沒有人知道。但十年后,大家都知道亞馬遜是多么的厲害和有遠見。所以有些質疑是正常的,我反對的是那些徹頭徹尾的謊言,并且近乎人身攻擊的。
《財經》:有人開玩笑說,半壁互聯網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王興:數量并不是問題。我們是一家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我們從來不是為了跟別人(成為敵人)。在對手這件事上,就像開車一樣,你得偶爾看一下后視鏡,但你不能盯著后視鏡開車。
《財經》:多數優秀公司都是以客戶為中心,但他們往往在一條主跑道上,或者兩條。
王興:當然不是。亞馬遜一度做手機,他們還做過搜索、Prime,他們還被認為是Netflix最強的競爭對手。他們也是一個很全面的競爭。
《財經》:在你眼里什么是敵人?什么是伴侶?
王興:我不太喜歡敵人這個說法,我更愿意說是——同行公司。伴侶是能與我們合作的公司。
《財經》:互聯網圈有誰是你的伴侶嗎?
王興:騰訊。同時它也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股東。
《財經》:你碰到過最尊敬的對手是誰?
王興:你重視他的戰斗力和你尊敬他、認為他有競技精神,是兩碼事。所以毛澤東說,在戰略上你要鄙夷一切對手,在戰術上要重視一切對手。從戰斗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
《財經》:阿里和騰訊都是美團的股東,和騰訊相處會比跟阿里相處容易一些嗎?
王興:不能說簡單或是容易。但騰訊不管是創始人的個性、整個團隊的氣質,還是業務戰略,它是能更好和別人結盟的。
《財經》:在美團與點評的合并中,據說你和騰訊聯手把阿里請出去了。
王興:這是誤解。事實上美團點評在2015年10月合并之后,我還專門去造訪了馬云和逍遙子。我認為前面有滴滴快的這個成功的例子——本來兩家A、T打得你死我活,后面握手言和,都成為滴滴的股東。所以我跟阿里說美團非常希望可以同時得到騰訊和阿里的支持,但他們說:“你完全搞錯了,我們認為滴滴合并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財經》:當時你怎么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