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被驚嘆能顛覆高等教育,再到“Dead MOOC”之說,慕課這個在線教育界的老物種將前往何處?
互聯網概念迭代升級的速度往往讓人感慨。
2012 年興起的慕課(MOOC)這種在線教育形態,曾讓人驚嘆會顛覆高等教育,然而一年時間后就出現了“Dead MOOC”的說法,喧囂三年又潛行兩年,這個在線教育的“老物種”既沒有消失,也沒有給高等教育系統帶來摧枯拉朽的震蕩,那么它在中國以及全球互聯網界將走向何方,產生怎么差別的進化痕跡?
近期,沉寂已久的在線教育物種——慕課重新迎來了關注的目光。
美國慕課平臺 Coursera 接連曝出新聞:新一輪 6400 萬美元的D輪融資剛剛塵埃落定,估值達到 8 億美元;6 月中旬又傳來了更換 CEO 的消息,原耶魯大學校長 Rick Levin 在擔任 Coursera CEO 3 年之后即將卸任,新的 CEO 由 Jeff Maggioncalda 擔任。
Jeff 沒有任安在教育行業的工作經驗,不過卻熟知公司如何上市。分析人士直接指出,這一舉動意味著 Coursera 正在籌備 IPO,看似“沉寂”的發展過后,Coursera 有著更大的發展野心和財務追求,那么全球以 Coursera 為代表的慕課平臺,在這看似失去的兩年里,到底趟出了怎么樣的道路。
從職業教育切入終身學習生態的美國 MOOC 之路
慕課 2012 年蓬勃興起時,曾經獲得了本錢與學界的一致看好,投資也接踵而至,從兩個主要的美國慕課平臺的融資一覽圖,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從 2012 年到 2015 年,兩者交替進行到了 C 輪融資,而從 2015 年底到 2017 年,投資速度明顯放緩,這段時間美國慕課發生了什么?

一.MOOC的熱度用戶增長趨緩,課程數量卻快速增加
慕課在本錢市場沉寂的近兩年,對應的是其用戶市場發展趨于平穩的兩年。慕課的 Google Trends 顯示,在這看似失去的 2 年中,,慕課的搜索熱度在相應區間里趨于平穩,顛簸不大;而從用戶數據的角度來不雅觀察,2016 年 Coursera 的新增用戶是 600 萬,與 2015 年的漲幅大致相同,用戶規模達到 2300 萬,別的一家代表性平臺 edX 的數據也在 400 萬擺布。

盡管用戶數增長趨緩,但從課程數量上來看,數據顯示過去幾年課程數量一直在快速增加,尤其是商業和科技類的課程(包孕計算機、數據科學、編程等)增長飛速,據統計 2016 年,這類課程已經占到 2016 所有新開課程的 40%,增長幅度位列第一。

二.融資沉寂期,商業化殊途同歸
其實,這兩組數據很好地反映了美國 MOOC 發展的趨同性,特別是在商業化的道路上,集體轉向了以職業教育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和商業類目的就業標的目的。
過去幾年商業化的路上,美國 MOOC 豈論是課程形式、辦事模式、市場暗語上都悄然發生了變革,總結來看如下:
“慕課”不再關注在“慕”,課程可自由開始,免費課程逐漸開始不再提供;
學分綁縛和認證證書已經是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
轉向專業培訓與企業辦事。
這幾個變革無疑都是適應職業化教育標的目的的。
美國三家 MOOC 巨頭中,Udacity 自創始以來一直聚焦于職業教育,早期外界對 Udacity 并不看好,但它卻是這三家中最早躋身獨角獸之列。早在 B 輪融資之時,Udacity 就頒布頒發與 Google、微軟、Nvidia 等多家機構合作課程資源,2014 年的 C 輪融資,它頒布頒發向全球推出廉價技能課程計劃“Nanodegree”。
最新的數據顯示,共有 13000 名學生注冊了Nanodegrees,其中 3000 名納米專業學生已經結業,一部分獲得了與 Nanodegree 相關的工作,它的模式也早早獲得了本錢的認可,2015年 D 輪邁入了獨角獸行列。
Coursera 從 2015 年 C 輪融資后進入相似軌道,推出了“微專業”(special courses),之后在此基礎上加入了“Capstone”計劃,來迭代這些面向職場人士的課程,Coursera 還推出了企業教育項目,瞄準了規模龐大的企業電子學習市場,針對政府和非盈利機構推出了相應版本,近兩年的積累,終于在本年重獲本錢市場青睞。
從聚焦職業教育切入到終生學習生態成了美國 MOOC 的重點發展標的目的,這樣的邏輯基于這個事實:獲得學位并不是學習的終點,未來的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學習的計劃。這樣的標的目的不但變現能力強,并且更具想象空間。在近期的 2017 年年會上,Coursera 已經明確體現,平臺上的大部分學習者都是已經工作的人,只有少部分學習者是在校學生,而大多數學習者都希望通過學習 MOOC 來獲得職場成功。
中國是全球慕課發展“唯二”好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