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林金融不雅觀察到,日前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辦理措施》,將于7月1日起實施。該《措施》幾乎影響所有證券期貨機構和投資者,那么哪些要點需要投資者注意呢?今后投資是否會受限制呢?善林金融帶大家一起來分析該《措施》。
善林金融介紹說,該《措施》是一套適用于證券期貨市場的、更具體細化且具有明確指導意義的部門規章,是對已有法律法規的重要增補?!洞胧愤€構筑了投資者進入本錢市場的第一道防線,是中小投資者的掩護傘,是約束經營機構短期利益沖動、增強經營機構長期競爭力,同時提升投資者自我掩護意識和能力的一劑良方。善林金融發現,該《措施》對新、老股民購買新產品有必然影響,對證券期貨機構影響更大。
善林金融指出,《措施》將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對專業投資者有著明確的范圍劃分,目的在于建立統一而又分層的投資者分類制度。其次,《措施》規定經營機構應當為產品或辦事劃分風險等級,,并詳細列明了劃分風險等級時應考慮的十項具體因素。善林金融分析稱,《措施》旨在確立層層把關、嚴控風險的產品分級機制。
善林金融體現,《措施》的主要精神是強化經營機構對普通投資者的適當性義務,例如:經營機構向普通投資者銷售高風險產品或提供相關辦事時應履行特另外注意義務。別的,《措施》還突出對違規機構或個人的監督辦理和法律責任。
善林金融發現,7月1日后,不適合購買“中風險”及更高風險等級產品的守舊型投資者和謹慎型投資者可能會被券商“勸阻”。善林金融進一步解釋稱,此舉對于投資者而言是利好的,《措施》就是為了掩護中小投資者,時刻提醒投資者理性投資,制止發生‘割韭菜’現象。善林金融還體現,如果投資者執意購買,在簽署了不匹配警示及投資者確認書仍可繼續投資,并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