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天焦急的等待,上周,全國各省高考成績陸續放榜,錄取批次也同步公布,緊接著就考生就將進入緊張的填報志愿階段。其實,填報志愿也是一項技術活,面對繁雜的報考信息,考生和家長通常會選擇上網到高校官網,地方教育考試院網站和招考信息網等教育信息網站查詢信息,非法分子也盯上了這點,利用釣魚網站進行詐騙,讓考生和家長們防不勝防。不給高考考生升學路添“堵”,以下三大志愿填報詐騙陷阱需要注意:
陷阱一:高考志愿填報神器 一不小心選錯就是坑
針對考生填報志愿,不少專業機構利用歷年報考、錄取數據推出了所謂的志愿填報利器,主打大數據精準分析和智能預測,目前,市面上出現了預測分析網址、App等八門五花的志愿填報輔助產品,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長下載使用,但同時,也有考生和家長被騙,反應一些所謂的志愿填報神器可能是釣魚網站偽裝,當用戶點擊或者下載后,個人信息將被泄露或是造成財產損失。騰訊電腦管家提醒,這類偽裝成志愿填報神器的釣魚網站通常會藏身于網絡論壇、貼吧、QQ群社交平臺中,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志愿填報輔助產品時要格外小心。
陷阱二:《報考指南》免費領取?不是福利,是陷阱!
高考志愿填報期間,有不少“權威報考指南”因為得到了所謂名師的保舉而在網絡中廣泛傳播,其中,也包羅有不少攜帶病毒文件,打著免費、專業的幌子通過網站下載、社交群、網盤共享等方式進行傳播。
去年,,就有偽裝成《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的網銀木馬文件被騰訊電腦管家查殺。一旦考生下載運行,病毒就會入侵考生電腦,導致電腦中的網銀帳號密碼等敏感信息被盜,甚至還能篡改轉賬金額和收款帳號。不但泄露用戶重要個人信息,更會對用戶的財產安適構成嚴重威脅。

陷阱三:“高校官網”掛羊頭賣狗肉,小心落入野雞學校的圈套
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通常會選擇在互聯網上查詢學校相關信息作參考,卻不知非法分子早已設下陷阱。此前,一則關于“落榜生被知名高校錄取”消息在網絡上引發關注,消息介紹到,該名落榜生在知名大學讀完后結果發現只是一個成人專科證書。目前,正值升學、結業季,甚至有不少被騙學生反應他們收到的學位證竟是假的。
其實,在報考招生階段,有些非法分子就打著高校的名義招生,通過制作與正規高效相似的網址和虛假信息進行招生,甚至還提供虛假的學信網網址讓學生自行確認以增加可行度,而被騙的學生很有可能讀了四年書后才發現本身上當,就這樣損失了錢財和名貴的時間。

騰訊電腦管家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提高自我掩護意識,在填報志愿時保證騰訊電腦管家等安適軟件處于運行狀態,可攔截查殺釣魚網站。對于可疑的網址,必然要仔細甄別,在點擊前核對網址前綴、域名和網站字體,可有效識別釣魚網站,或者利用電腦管家的詐騙信息查詢頁面進行一鍵查詢,制止落入非法分子設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