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騰訊科技 紀振宇
迫于多方投資者的壓力,Ube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查爾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頒布頒發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卡蘭尼克的離任,被視作是Uber在現階段下難以制止的一定結果,這家公司所遭遇的危機幾近難以挽回的地步。
從 2009 年創辦至今,Uber經歷了“瘋狂”的 8 年,這家公司一路野蠻生長,發展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和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
卡蘭尼克和Uber在業務上積極進取,除了在地理范圍上不停拓展邊境外,這家公司還在不停延展業務的廣度和深度,為當下和未來布局,從最初的Uber Black高端打車辦事,到新增Uber X平價打車、Uber Pool拼車,再到推出Uber Eats外賣辦事,以及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
這家公司還以好戰聞名,全球各地對Uber的抗議和抵制不停上演,但區域經理即便冒著入獄的風險,依然在推進業務。在中國,Uber一度陷入耗資數十億美元的“燒錢”持久戰,在投資人的補救下才最終偃旗息鼓。
另一方面,Uber又因為性別歧視和內部惡劣的競爭環境而臭名昭著。Uber另一位創始人加略特 坎普(Garrett Camp)坦承,“我們太沉迷于增長”,導致的結果是,忽略了公司價值不雅觀、文化環境方面存在的弊病和隱患。
一位Uber前員工對騰訊科技證實,Uber一切以業績為導向的企業價值不雅觀在公司內部是遍及存在的。“只要業績好,完成指標,其他都不是問題。”
騰訊科技還從部分現任Uber總部員工及前員工處了解到,在對待員工方面,確實存在缺乏人性關懷的問題,例如有員工被經理強行從總部調任至歐洲辦公室,如果不平從擺設就得離職另謀出路。
如今,Uber正在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創始人離開后,這家仍處于危機中的公司很難讓人樂不雅觀,由于太多投資人的利益被裹挾其中,公司轉型重整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迫在眉睫。在尋找到合適的掌舵人,將Uber重新帶回發展的正軌之前,這家公司的“自由落體”還將持續。
回顧Uber發展歷程,錯誤和悲劇究竟是如安在這家創業明星公司身上一步步發生?
Uber崛起:巴黎冬夜街頭冒出的一個瘋狂主意
卡蘭尼克被Uber投資人掃地出門的時刻,必然會懷念起九年前巴黎街頭他被凍得瑟瑟發抖的阿誰夜晚。
那是 2008 年冬天,加略特.坎普與卡蘭尼克并肩站在巴黎街頭的寒夜中。他們剛剛參加完在這里舉辦的LeWeb大會的一場活動,但前來接他們的出租車卻遲遲不見蹤影。
“這里的出租車辦事簡直和舊金山一樣糟糕。”卡蘭尼克訴苦道。
“如果我揮一揮手機,出租車就能奇跡般出現在面前就好了。”坎普接著說道。
“哥們,你的iPhone可沒這個魔力。”卡蘭尼克被坎普的話逗笑了。
在來巴黎之前,這兩位創業者剛剛各自賣掉了本身創辦的公司,卡蘭尼克創辦于 2001 年的P2P文件傳輸共享公司賣了 1800 萬美元,坎普的網絡搜索引擎StumbleUpon則以 7500 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電商網站eBay。
創業者似乎永遠歇不下來,這兩位好友又在巴黎相遇了,他們希望能夠從討論科技與前沿趨勢的LeWeb大會上尋求到新的創意。
然而大會自己并沒有激發他們太多的靈感,但那夜在巴黎路邊的隨口一說,卻在坎普心里扎下了根,回到舊金山以后不久,坎普便注冊了UberCab.com的域名。
2009 年,坎普依然是StumbleUpon的首席執行官,但他已經開始了UberCab這一全新項目。那年夏天,他盛情邀請去年和本身一起在巴黎街頭挨凍的卡蘭尼克加入,當時他的職位是“首席孵化官”(Chief Incubator)。
這一全新的用智能手機叫車的辦事最早在 2010 年初在紐約進行測試,最初只有 3 輛車, 2010 年 5 月,Uber辦事正式在舊金山發布。

Uber最早的應用界面,當時的名稱還是UberCab
最初擔任Uber首席執行官一職的是瑞恩 格雷夫斯(Ryan Graves), 他是Uber公開招聘的第一名正式員工,但到了 2010 年底,卡蘭尼克成為公司新的首席執行官,格雷夫斯則成為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及董事會成員。
打車難的痛點直接被Uber所擊中,一經上線,這款叫車應用便迅速獲得了增長,雖然最初的價格是普通出租車的1. 5 倍,但是換來的是更為便利、快捷的辦事,用戶只需要在手機上發送信息或按下叫車鍵,車輛便會在很短時間內趕到。當年 10 月份,Uber獲得了第一筆來自First Round Capital 的Pre-A輪 125 萬美元投資。
然而好景不長,剛剛獲得融資的Uber,收到了一份來自于舊金山市政交通局的終止辦事命令函,該命令函指出的主要問題是,UberCab不能使用Cab的字樣,為了應對這一問題,UberCab改名為Uber,而且從環球音樂集團手中買下了Uber.com的域名。

2010 年 1 月 5 日,卡蘭尼克發推特招募產品經理,Uber首位員工 Ryan Graves后來成為Uber首位CEO
Uber的野蠻生長:全球擴張與中國的“燒錢”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