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 2 月份的時候,曾有微博網友爆料,稱本身發現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有一個歷朝詩歌欣賞的網站保舉,該網友想進入學習,誰知搜索該網址后,竟看到了不堪入目的淫穢色情畫面:

這則消息在網絡上飛速擴散,很快,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聲明,稱原因已查明,系網頁內容遭到篡改,已向網絡監管部門做了舉報。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宅客頻道也做過覆蓋報道。

不只是涉黃在接到報案后,武漢警方立即展開了調查。初步調查之后,武漢警方發現,“教材涉黃”事件還并非僅僅涉黃。當用戶點開該涉黃網站后,電腦就會自動下載一種木馬程序,拜候指定的辦事器,下載安置特定的推廣軟件并以此牟利。
同時,該網站引誘用戶付費注冊不雅觀看色情圖片和視頻,但在用戶付費后卻無法不雅觀看。經警方判斷,該涉黃事件的背后,還隱匿著涉嫌破壞用戶計算機應用系統和網絡詐騙的犯罪行為。
依據相關線索,武漢警方抽調 20 多名刑偵、網安、法制干警組成專案組展開調查。很快,警方將犯罪嫌疑鎖定在位于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武漢雷勝科技公司,這是一家注冊為“經營與銷售計算機和網絡業務”的公司,經營范圍為計算機軟硬件開發及銷售、網站建設等。同時,警方還查清了該公司幾名主要負責人的行蹤。
在武漢警方幾個月的調查之后,倍受社會關注的“教材涉黃”案終于水落石出:出現在國家正版教材中的網址被不法篡改后指向一個涉黃網站,背后則是一個靠黃色信息吸引流量的陷阱。
5 月 15 日,警方果斷出擊,包孕曾某、魏某、陶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內的團伙成員悉數落網。按照涉案情節,警方對其中 33 人實施了刑事拘留,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教材涉黃案件至此基本查明。
經調查及審理表白,涉事網址原是一個個人博客網站,于 2003 年注冊建立,屬于國內最早的一批個人博客網站。 2008 年該網站更換了域名,此后,其原有域名被涉黃網站采用或搶注,而《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06 年即已出版,十余年來書中所列的教學網址一直延用,從而導致了這一烏龍事件。
不是個案在發現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問題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對所有教材提供的網頁鏈接做了一次整體排查,又在一本高二生物教材的參考鏈接中發現了網絡賭博網站。人教社體現將對教材中的不良網址進行統一處理。
安適專家分析認為,相似案件接連曝光,說明對教材所涉網址進行惡意篡改是有預謀、有組織的網絡犯罪。借助教材等公共出版物所客不雅觀形成的流量平臺,以“病毒+色情詐騙”的復合手法實施詐騙等犯罪成為新型的網絡犯罪形式,教材這一特殊的“渠道”,讓這類犯罪具有較為巨大的社會危害性。
據了解,,《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自 2006 年出版后,作為中學選讀教材,至 2015 年 5 月已印刷 32 次,其在讀者對象和發行規模上的特殊性,客不雅觀上擴大了涉黃網站的傳播范圍,并有較長的傳播周期,便于犯罪分子長期牟利。
此外,受害青少年往往羞于報警或向家長、老師表白狀況,這讓這種犯罪具有相當的隱蔽性,與此同時,教材的權威性也受到了影響。
未來如何防范?按照出版辦理條例第 24 條,圖書出版之前,出版單位需要遵守選題論證制度、圖書稿件三審責任制度、責任編纂制度、責任校對制度、圖書重版前審讀制度等多項規定,以保證圖書質量。
但是,對于網絡內容來說,當時沒問題,不代表以后沒問題。
有關人士指出,在圖書出版、再版、重印時應將網絡鏈接和相關內容納入重點審核范圍;同時教材中引用的網絡鏈接,應來自長期運營、口碑良好的權威網站,從而建立長效機制,保障參考網址長期有效、內容健康、有效更新。
要知道,網絡時代,有些事情防不勝防,還是加強審核為好。
*注:在該案件中,騰訊守護者計劃專家為破案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亦有部分資料參考自騰訊守護者計劃。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