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我國經濟轉型和體制完善的關鍵時期,該時期的發展要從全局戰略高度出發,國務院《“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提高產品辦事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鞭策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再加上我國目前正在積極鞭策“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和全球化進程,各企業應抓住機遇,快速響應國家“十三五”號召,積極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將中國產品轉釀成中國品牌。

消費者需求改變,品牌影響力提升
近日,工商總局局長對中國商標品牌的過去、現狀和未來做出了分析,解釋了“馳名商標”的誤區,提出商標品牌是否著名不是政府說了算,并明確體現,企業要找準定位,積極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現今,群眾的消費需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有沒有”的問題,也不是純粹的“好欠好用”的問題,而是在使用的基礎上,能否突顯消費者的個人消費品味以及自身的獨特性。同一質量的產品,人們更趨向于品牌消費,,通俗說,即是誰更有名便傾向誰。近年來,從我國消費者的出國購物、跨境購物現狀便能看出消費者對品牌的熱情,以及我國品牌的弱勢。
修正商標品牌意識,打造中國品牌
我國企業目前關于商標品牌建設的意識還有待修正及提高,在國際上,中國制造比中國創造有名,中國產品比中國品牌常見。提到知名品牌,如汽車品牌——英國勞斯萊斯,服裝品牌——法國LV,化妝品牌——法國迪奧以及手機品牌——美國蘋果。而在中國,許多企業還停留在“馳名商標”這一誤解榮譽上。
“馳名商標”是國際通用的法律概念,目的是對相關公眾熟知的商標進行法律掩護,并不是一種榮譽, 2013 年新修訂的《商標法》又增加了“禁止宣傳”這一原則。企業應該加大力度打造知名品牌,而不是局限于被誤解的“馳名商標”。
品牌推廣方式轉變,軟硬結合成新潮流
實施品牌戰略計劃就必需做好品牌產品設計開發和品牌產品曝光推廣這兩方面。
當企業打造出自有的品牌,設計出獨具特色的產品,要怎樣才能瞬間席卷網絡,被大眾所熟知呢?廣告。廣告是最直接的宣傳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增加曝光量提高知名度。然而,傳統的電視、廣播、戶外、報紙、雜志廣告等等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某一品牌的信任,消費者在了解或者購買之前,還習慣于“咨詢”。知乎問答,百度搜索......他們會盡本身所能尋找該品牌的相關報道和反饋,再次確認,該品牌是否“大牌”。若是某品牌的廣告到處都是,但是網絡上關于該品牌的信息卻百里挑一,那么,抱愧,我不相信你。

這就啟示著,企業不但要做硬廣,更需要有充分的軟廣進行配合,尤其是當下火熱的軟文營銷。與硬廣的簡單直接、雷霆萬鈞比擬,軟文營銷就像春風細雨、潤物無聲,在悄然無聲間滲透到每一個消費者心里。網絡的發展使得宣傳不再是企業一個人搖旗吶喊的獨角戲,而是企業與市場,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實時互動,軟文營銷即是他們互動留下的印記。
軟文營銷作為品牌曝光的一種有效手段,雖然相較于傳統的營銷模式,成本極低而效果極大,但同樣有著本身的門檻。其中,優質內容的生產和渠道的建設就是許多企業面臨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順應市場趨勢的發展,以及急人之所需,U傳播憑借多年專業的軟文營銷推廣經驗,以軟功底硬實力為利刃,為企業的品牌推廣之路清掃障礙,填平溝壑,讓企業硬廣效果在軟文營銷的鞭策下到達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