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說,模仿是人類一切學習的開端,然后才是創新,最后是你的自主。
而《中國怪談》的作者十日十月被粉絲稱為“中國版伊藤潤二”。十日十月也體現本身偶像就是有日本鬼才之稱的驚悚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
當然,對于《中國怪談》而言,除了模仿,還有創意的翅膀,一直在找尋著新的生命力。十日十月說“喜歡上史蒂芬金的描寫人性陰暗面與超自然類型故事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懸疑推理類型,我想把兩者結合起來,成為本身的風格?!?/p>
于是,這部臻于創造的漫畫漸漸脫胎,有了本身的“心跳”,它在小智的一萬種中死法里,于細微處窺探人性的陰暗,用小心翼翼的故事反射平凡的美好。也因此,在網易漫畫,點擊量從 6 億到如今的 14 億,它的“魔力”就像破曉時穿透暗中的光線,擋無可擋。

作為一部人氣聚集的漫畫作品,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展覽會(CCG EXPO2017)期間,網易漫畫舉辦了一場以“《中國怪談》粉絲節”為主題的活動獻禮粉絲,終究沒有他們,無論是“怪談”還是其背后的商業“故事”似乎都無從談起。
網易漫畫打造《中國怪談》專屬舞臺
除了十日十月,還有 6 米高的兇萌“它”
《中國怪談》由眾多短小精悍的恐怖小故事組成,每篇故事的篇幅都控制在約 3 分鐘閱讀體量之內,畫風黑白寫實,簡約中透著一種酷寒。其以單元敘事的方式講述主人翁小智恐怖的生活,因此,這部網易原創恐怖漫畫也因小智的“死去活來”被作者十日十月戲稱為“小智的一萬種死法”。
雖然畫面充斥著死亡、恐怖、血腥、人性的陰暗,但是,創意總是蟄伏于生活也將回饋現實,而在這些恐怖故事背后除了對未知的好奇、窺探,還有對人們的警醒——恐怖的源頭往往隱藏在那些不易被發現的細節中,或者滋生在腦海一閃而過的陰私下……如果用更簡單的詞語形容就是“細思極恐”。

網易漫畫為預熱在2017CCG的“《中國怪談》粉絲節”主題活動,特地在線上發起了“一句話鬼故事”征集,讀娛君看了一個網友的“故事”,真切體驗了一把“細思極恐”——“我的手機里有一張我睡著時的照片,我一個人住”。這種征集在讀娛君看來,表現的不但是創意,也將提升粉絲的參與感。

在展會現場,網易漫畫將被征集來的一句話鬼故事制作成了“一句話鬼故事”墻,頗有網易云音樂“樂評”的味道,成為粉絲圍不雅觀的“景點”之一。
既然活動主題為“粉絲節”,就是一場粉絲的狂歡,在現場除了網友貢獻的短小精悍的鬼故事,還有全新周邊產品、刺激的VR體驗,為粉絲們打造了一個《中國怪談》的專屬舞臺。
其中,必不成少的還有《中國怪談》作者十日十月與粉絲的見面互動,獲取限量周邊禮物。這也是在七場“粉絲節”結束后的又一場粉絲獻禮。別的,還有一個有些兇殘又有點萌的小家伙出現在現場,《怪談》第三篇的小怪物——“它”,其作為漫畫中最受讀者喜歡的形象,在現場被制作成 6 米高雕塑,引發眾多粉絲圍不雅觀合影。

粉絲凝聚的高人氣,是一部作品最好的代言。在網易漫畫平臺,《中國怪談》的點擊量已破 14 億,成站內的人氣王。網易漫畫運營經理楊仲偉曾體現,“以互聯網立場來講,我們還是比較相信不是我們要給用戶什么東西,而是用戶反饋給我們做什么樣的東西會比較合適?!?/p>
其實,無論是本次的漫展還是各種商辦的粉絲節,能看到在次元世界都是以用戶或者粉絲為導向,而這背后突顯的就是粉絲經濟。
漫展成二次元粉絲線下社區
核心粉才是各方變現粉絲經濟的主力
先來看幾組數據:據第三方數據顯示, 2016 年國內核心二次元用戶規模達 7000 萬人,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 2 億人,“二次元”總人數接近2. 5 億人。同時,中國漫展場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 5000 場,增速接近70%。
在漫展分類中,主要分為全國性漫展、民間漫展和商業漫展。全國性漫展參展方多為品牌方,以及擁有廣泛影響力的IP方,這些漫展的受眾除了 95 后、 00 后核心二次元人群,也吸引更多非二次元人群,更像是秀肌肉型的文化宣傳;而民間漫展才是死宅們熱衷的,參與者多為同人作者和同人喜好者,他們會買賣本身創作的同人作品,粉絲活躍度更高;而商業漫展,觸達的是更精準的品牌核心用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