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書生云獲得鳳凰大數據中心項目 10 多億元的訂單。
4 月 11 日,書生云承建鳳凰創新園EB級超融合數據中心項目的簽約,也一舉刷新了中國超融合市場的多項紀錄。
書生云如何獲得這樣的成績?
綜不雅觀辦事器市場可以發現,x86 辦事器憑借其靈活、可擴展等優勢依然賣的風生水起,所謂的不景氣,似乎小型機市場的確如此。其中,底層采用尺度化的x86 硬件平臺,上層采用軟件定義的方式,將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集成在一起的超融合一體機,既簡化了安排,又提高了運維效率,更是受到了業界的追捧。
IDC和Gartner都十分看好超融合架構的前景。IDC預測,超融合架構系統在 2018 年的市占率將達16%。Gartner則認為到 2018 年將有40%的中小型企業會用超融合系統代替單獨的“辦事器和存儲”,并預測到 2019 年超融合形態將占據集成系統35%的份額。
創新成就了書生云
很多云辦事廠商實力雄厚,它們遵循傳統架構研發產品,而書生云資金和資源并足以支撐自身采用這些廠商發展模式去發展,書生云需要以其他的方式與這些廠商同臺競技。書生云靠什么,靠的就是創新,以小博大。
書生云CEO王東臨體現,萬億元規模的IT基礎設施行業正處于變天的前夜,有八大發展趨勢其中任何一項都足以顛覆現有產業格局:1,全部升級為云架構;2,昂貴的企業級設備將死;3,開源軟件勢不成擋;4,閃存帶來“蒸汽機革命”;5,軟件定義一切;6,重塑軟件架構釋放硬件性能;7,企業級產品消費品化;8,超融合。
鑒于對行業深厚的認知,書生云打造了超融合一體機產品,據了解,該產品首創分布式共享存儲技術,由內部總線連接的分布式系統組成,再加上獨有的TruPrivacy云數據安適技術,在性能、成本、安適性、密度和節能上都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書生云超融合一體機中標鳳凰大數據中心項目也打響了IT新勢力挑戰傳統巨頭的第一槍,超融合架構使得“去TCP/IP”等新技術能夠規模化應用,從而成為新技術應用的突破口。
與此同時,書生云還在數據掩護和生態系統建設上持續發力,書生云數據掩護事業部最新一代的系統遷移軟件SurMigration的Beta版本和基于一體機的系統災備方案的正式發布,可以確保傳統數據中心向私有云,混合云的無縫遷移,以及持續數據備份和容災系統接管,保障客戶業務系統的連續性。
而在生態系統建設上,書生云將在本年全面發力渠道建設,在全國設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五個銷售大區,在年內將打造覆蓋全國每個地市的銷售網絡,并通過舉辦各種渠道拓展會現場聆聽客戶需求,解決實際問題。除此之外,書生云還與啟明星辰和太極公司等數十家渠道代表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超融書生,攜手騰云”。
革新IT基礎架構
在很多采訪中我們看到王東臨先生提及,現有的大多數超融合系統只融合了計算和存儲,,沒融合網絡。所謂存儲I/O路徑避開TCP/IP協議,這一點我很難理解,這和當地存儲的差異在哪里,通過哪些設備和哪些協議實現的?
王臨東體現:“我們小企業是依靠創新需求突破的,跟風大企業的做法必定無法和它們競爭。我們小企業就要依靠創新,才能有本身的保留空間。”
在云計算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IT基礎架構厘革時不我待。于是,我們看到諸多的新概念,好比雙態IT、超融合、云架構等。在王東臨看來,IT基礎架構正在面臨不停厘革,那就是云架構、分布式系統取代企業級設備、開源、閃存、軟件定義等。
王東臨體現:“將來煙囪式物理架構都要被淘汰,所有IT基礎架構都將升級為云架構。云計算的發展讓傳統企業的IT架構進一步厘革。通過虛擬化和資源池共享,‘云的出現解決了傳統IT架構在固定資產投入大、成本高的痼疾,大幅提升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或早或晚向云架構升級,已然成為企業的必答問卷。”
對于IT基礎架構面對的這些趨勢,不管是IT廠商還是辦事器廠商都會感同身受,并且他們也在用自身的實踐來迎接這些趨勢。
何為超融合?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將虛擬計算平臺和存儲融合到一起,以虛擬化的形式提供數據中心所需要的計算、網絡、安適以及存儲等IT基礎架構。
但業界也在積極探討超融合技術能否成為未來企業在IT基礎設施安排上的主流趨勢。當前,中國的超融合市場雖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持續升溫,不但Nutanix等國際廠商爭相進駐,本土眾多的超融合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