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亦冶, 1985 年出生,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Ping++)創始人兼CEO。
2014 年 7 月份,金亦冶創立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公司Ping++, 8 月份該公司獲紅杉和線性本錢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 2015 年 12 月份獲寬帶本錢事投千萬美元B輪投資。 2015 年金亦冶入選福布斯中國 30 位 30 歲以下創業者榜單。日前, 2017 全球金融科技 250 強榜單發布,Ping++位列其中。
餓了么發的紅包越來越少,但你為什么還是每天都用?愛奇藝做活動,為什么是“買 3 個月會員送 2 個月”,而不是“買 2 送2”?簡單的數字背后,是一個由“支付、大數據、場景、智能”等組成的智能增長平臺。正在為企業提供這個平臺和聚合支付辦事的就是金亦冶和他的“Ping++”。用上海簡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Ping++)創始人兼CEO金亦冶的話說:“下樓買杯咖啡的時間,Ping++就能讓你的應用接入移動支付。”
“ 7 行代碼實現可支付”
Ping++的誕生源自一次偶然的演講。
2011 年,金亦冶在斯坦福大學聽了杰克·多爾西的演講。這位當時硅谷最炙手可熱的兩家公司“推特”和“Square”創始人,頒發了一段極富哲學色彩的演說,“人們在還不會使用語言溝通時,就已經開始物物交換了,交易是人類歷史上永恒不亂的需求”。
金亦冶從此對支付產生了興趣。 2012 年,從斯坦福大學結業后,金亦冶回國加入了一個智能POS機創業企業,最初的想法是讓平板電腦釀成線下POS機,支持磁條卡和芯片卡,并集成了商戶的收銀、CRM和營銷系統。但由于產品定價過高以及市場定位模糊,這個項目沒有成功。金亦冶回憶說:“當時滿腦子都是互聯網技術,卻從來都沒有想過產品是否是客戶需要的。”
盡管智能POS機項目擱淺了,但在創業過程中,金亦冶發現調試支付接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開發者首先需要獲得支付平臺的授權申請,再到后臺調試各種參數,后期還要維護。對一家剛成立的移動互聯網公司而言,單是接入主流支付接口就可能消耗 3 個月至 6 個月的時間和工程成本,并要面臨項目延期的風險。
金亦冶萌生了新的創業想法,他認為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化的移動互聯網市場上,需要一家公司來飾演支付基礎設施辦事商的角色。“我把所有坑都踩了,該走的彎路也走了一遍。我認為開發者不該該在支付接口上花很多時間和成本投入。”金亦冶強調。
2014 年,,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公司Ping++應運而生,通過將上述冗繁的程序簡化為 7 行代碼,為中小規模的初創企業提供多個支付渠道的尺度接口,應用開發者只需 7 行代碼就能在其應用里嵌入包孕支付寶、微信、百度錢包等第三方支付平臺。
“這一步驟相當于將視頻鏈接嵌入你的網頁一樣,極大地降低了移動應用開發者在搭建支付功能上的投入。”那年,即將迎來而立之年的金亦冶步入了事業的新高峰。
“黃金亦是需要冶煉的”
“金亦冶”這個名字是身為詩人的爺爺給取的,含義是“黃金亦是需要冶煉的”,黃金自己是被提煉出來的,仍需冶煉,意在不竭改進。
人“亦冶”,企業同樣需要“亦冶”。Ping++信奉“半成品”文化:所有辦公室,都只裝修一半,進來的人,重新塑造它。新辦公室會給每個團隊一些費用,讓他們本身去裝飾,將來人們看到這個房間,就會知道這里曾有過什么樣的團隊。
“這家公司需要變得更好,所有人都要成長。我看到很多公司,創始人的瓶頸成為公司的瓶頸,創始人的天花板成為公司的天花板。為什么我要成為天花板?雖然我是創始人,但如果有一天有更適合當CEO的人出現,我必然讓賢。”金亦冶說,他每日最開心的事,就是去各個團隊旁聽,“這些人竟然在我的公司里,感覺好驕傲”。
每一年,金亦冶都會給客戶、同事、股東各寫一封信。給同事講講成績和理想;給股東講愿景與希望;給客戶講講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在互聯網時代,早期客戶就像天使一樣,當你什么都沒有的時候,對方要把本身最重要的支付環節交給你做,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所以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標語:Make
trust worth(讓信任是值得的)。”
Ping++還有個獨特的輪崗機制:所有人必需親歷一線,接觸客戶,包孕技術崗。“如果你不在一線,你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被客戶罵過,才知道產品怎么改。”一年 6 次輪崗,輪一個月、迭代一個月,輪崗之后都要寫陳訴,寫如何改進,下一輪輪崗結束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看上一輪的改進意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