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中國的文化,人們會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來形容,書籍的閱讀是我國優良文化得以傳承的方式之一。而當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圖書搭上“網紅經濟”的快車,會碰撞出怎樣絢麗的火花?
比來,“網紅”出書成為一股潮流和趨勢。由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辯手馬薇薇、周玄毅等合著的《好好說話》,單日銷量突破 13000 冊,創京東圖書單日銷售記錄。出版 3 個月加印 7 次,發行量超 30 萬冊。無獨有偶,自媒體人咪蒙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創下 1 分鐘賣出 1000 冊、 4 小時賣出 5 萬冊的成績。
“網紅”的觸角可謂無處不在,百萬粉絲、明星待遇,新書銷量屢破紀錄。近日,某暢銷書作家簽售,長長的人龍排出上百米,不少年輕讀者手捧一摞書翹首等待簽名。如今網紅作家簽售已經成了新書出版后的必備活動,不單可以拉動銷售,還可以擴大宣傳、鞏固粉絲。
據悉,這類網紅勵志書籍多由“網紅”團隊、“網紅”經紀人策劃出版,而“網紅經濟”的熱潮,毫無疑問地成了鞭策這類書籍遭追捧的直接因素。
網紅書籍持續熱銷,掀起網紅出書浪潮
陳訴稱, 2016 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 701 億元,較 2015 年的 624 億元同比增長12.30%,延續了 2015 年的增長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 2016 年暢銷書榜中的治愈系作品依然暢銷。微博大V劉同、張嘉佳、大冰、盧思浩、張皓宸、苑子文、苑子豪等“網紅”作家的作品持續熱銷,共有 15 種作品位居暢銷書榜的前列。出書成為繼電商、直播、廣告、電競代言和簽約、影視演藝、IP品牌化等六大變現模式之后,又一支撐著網紅經濟快速崛起的網紅經濟變現模式。
事實上,網紅出書現象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從痞子蔡、安妮寶貝、棉棉等中國第一批網紅作家,到后來的芙蓉姐姐、孫宇晨等等,其實都在網上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風潮。隨著網紅浪潮越來越大,近兩年網紅經濟的變現模式趨于成熟。
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紅人已經或正在出書。并且,據業內人透露,網絡紅人出書,都是出版社主動邀請,成功的網絡紅人內容質量有看點,且自帶百萬甚至千萬粉絲,完全可以預估出版前景。勵志溫馨的故事內容,紅人效應,媒體的包裝,網紅出書當初模糊不清的產業鏈條逐漸趨于成熟。
例如:暢銷書《這世界,缺你不成》,這本書的作者吳大偉被網友稱為“中國好哥哥”。由于吳大偉經常帶異父妹妹玩,還拍了很多兄妹之間的萌照。照片放上微博后,兄妹兩友愛的日常溫暖了離異或重組家庭長大的孩子,不測地令他走紅。出版社找上門來,書一上市就站上多個暢銷書榜單。
這兩年迅速走紅的一些網紅,如小巖井、咪蒙、六神磊磊等人都迅速推出了新作。依賴強大的粉絲基礎書籍一出版就受到粉絲追捧。在“網紅出書”浪潮中,“網紅”背后的產業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網紅寫書當作家,套路幾何?
據 Analysys易不雅觀智庫預測數據顯示, 2018 年中國網紅產業規模將超過 1000 億元人民幣2015- 2018 年復合增長率為59.4%。如今,隨著微博、微信、知乎的火熱傳播,越來越多從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知乎上走出的作者為公眾所熟知。在“網紅經濟”的助推下,出書成為一些網紅將本身的影響力變現的手段。
網紅出書熱背后的邏輯很簡單,作為網紅自帶幾千萬的粉絲流量,自然會成為傳統出版界爭奪的“聚寶盆”。出版社可以在網紅中覓選題、找有特質的作者,并通過營銷渠道將他們的書推廣出去,這種基于粉絲經濟的出書模式正成為出版業的新趨勢。
一、高顏值有才華,自帶粉絲流量
對傳統意義上的網紅來說,顏值就是生產力,有高顏值就能吸引來粉絲。近期,一位洗頭小哥由于顏值高而被網友推崇,短短一天時間微博粉絲以驚人的速度長了 40 萬,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然而,網紅再紅,也不免過氣,青春和顏值,需要靠粉絲變現。
網紅現象揭示,一旦你擁有一個網紅的身份,你可以不再需要找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你可以創業成為“粉絲的老板”。一個人只要火了,推什么產品都受粉絲追捧。這是個為顏值點贊的時代,粉絲群背后是大量本錢的包裝與追逐。
在近兩年的書展上, 90 后“高顏值”作家張皓宸、北大 90 后雙胞胎兄弟苑子文、苑子豪等,都引來眾多年輕讀者追捧,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每一條動態,幾乎都能在瞬間收到幾萬條“秒贊”。由此可見,由粉絲帶來的流量是網紅作家得以生根發展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