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知名IT雜志《連線》發(fā)布了一篇陸奇的專訪,其主要講述了陸奇在加入百度這幾個月來的一些工作狀況、和AI目前的一些看法及未來的發(fā)展。此次專訪中,陸奇談論最多的就是亞馬遜,似乎非常的看好亞馬遜,認為亞馬遜AI的道路才是正途,是AI的模范。

眾所周知,在人工智能上,Google的技術是世界上公認最牛的,領先于同行業(yè)其它競爭者。早在幾年前,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就已經實現上路測試,并行駛了40多公里,而后就是5月發(fā)生在浙江烏鎮(zhèn)轟動科技圈的AlphaGo人機大戰(zhàn),種種動作都足以表現Google深厚的技術。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講,Google應該是引領AI發(fā)展的開創(chuàng)者,如今卻被認為不及以電商起家的亞馬遜,這是為何?
正確的應用場景和生態(tài)系統,才是AI的發(fā)展道路
所有的技術和創(chuàng)新,都是辦事于我們日常的生活,AI更是如此。也就是說,這些技術和創(chuàng)新就是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在目前的生活基礎上提供更好、更便捷的辦事。那么我們就要基于這些問題中所涉及的場景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說簡單點,如果你的項目或產品,是在沒有任何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啟動的,哪怕得到了本錢的投資,開始發(fā)展的很好,最終還是會夭折。
阿里巴巴作為一家電商巨頭,在其本身的專業(yè)領域—電商部門,已經有了一些場景智能化的雛形。其阿里云大數據孵化器團隊的負責人閔萬里曾說道:“你知道有的賣家的商品圖片都是像牛皮癬一樣,上來貼滿了狗皮膏藥,這種就欠好了。怎么識別呢?其實就是人工智能的方法去識別,只是在三年前大家沒有那么強調人工智能,實際上我們已經在做了。所以我們當時做了一些圖片精美度的模型來看這個圖片是否優(yōu)美、是否違規(guī),然后再基于這些判斷這個商品是不是一個精品”。
再者,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至2014年低調推出后,迅速得到了市場的巨大反響,截止目前銷量已將近破千萬,其占據了整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的25%的份額。而Echo的特點就是場景化應用,它可以應用于電視、冰箱、點燈、空調、熱水器等日常的智能設備,而且還可以幫你從網上購物,每天叫你起床等等,都是基于日常的場景化應用。別的,Echo是以Alexa 語音助手為核心,Alexa不但運營到了Echo上,同時也運用到了其它的相關智能系統和設備上,好比無人駕駛汽車,亞馬遜建立起了以Alexa為核心的生態(tài)體系。
AI在技術上在怎么創(chuàng)新,最終還是要實現落地
剛剛我們說了,AI的技術創(chuàng)新都是基于應用場景之下。歸根結底,你在怎么創(chuàng)新、在怎么牛,最終都是要實現落地的。也就上面說的,之所以Echo能夠得到市場的反響,就是它相對來說比較落地,能夠運用到人們平常的應用場景中來,它可以連接我們日常的家用智能設備,點燈、電視、冰箱等等。

而Google,作為一家科技巨頭,更注重的是關心AI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和AI未來的發(fā)展研究,就好比Google最典型的兩個項目無人車和AlphaGo,我們看到的是它如何實現技術上的一步一步突破,和AI上的創(chuàng)新,并沒有看到有什么落地的應用,即使AlphaGo戰(zhàn)勝了人類,那又能怎么樣,,只能說是Google在AI上又一次創(chuàng)新,對于我們應用上根本毫無作用。當然,每一個新事物都得先創(chuàng)新出來,才能以此為基礎在進行落地,或許Google在AI上擔當的就是這個角色。
別的,再好比百度,其前段時間的發(fā)布的DuerOS和Apllo,前者一款開放式的對話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可以運用于手機、電視、電燈、音箱、冰箱等眾多的智能家用設備,同時還可以運用于工業(yè)生產上面。而后者堪稱汽車界的安卓,簡單、高適用、成本低、并且完全開放,汽車制造商只需要Copy其代碼就可以快速組裝出一臺自動駕駛汽車。兩款產品看起來更貼近生活、更親近市場。
應用場景、生態(tài)系統、落地應用,三者結合才能構建龐大的AI生態(tài)體系
一家牛逼的公司,必然建有龐大的生態(tài)系統,好比BAT,在其自身領域積累大量的用戶數據后,都會涉足其它領域,娛樂、外賣、游戲、人工智能等等。那么對于一家AI公司來說也是如此,如何想要長足的發(fā)展,就需要建立龐大的生態(tài)體系,而要想建立龐大的AI生態(tài)體系,就需要同時滿足應用場景、生態(tài)系統、落地應用三個需求。
就像陸奇在《連線》專訪時說的,如果你想要開發(fā)真正的數字智能,就需要開發(fā)自動化系統,在所有自動化系統中,汽車將是首個落地的重要商業(yè)應用。就像如今的手機生態(tài)系統一樣,汽車將帶來更大的生態(tài)系統,同樣的能力,包孕硬件、傳感器、芯片和軟件,將用于開發(fā)工業(yè)機器人和家用機器人、以及各種此類自動化系統,形成一個大的生態(tài)體系。
最后,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所有的AI創(chuàng)新都要基于落地應用上,哪怕你的技術在厲害,如果不能場景化、不能實現落地,你的輝煌也只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