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越來越多的數字營銷技術服務廠商都在積極嘗試營銷云的構建,以期能搶奪先機,贏得更多的市場紅利。那么,廣被熱議和關注的營銷云到底是什么?營銷云在國內外的發展如何?如何評估營銷云的功能價值?營銷云適用于哪些客戶?這正是一篇幫助你穿透迷霧看懂營銷云的分享。
一、營銷云的概念
網絡營銷行業最初興起時,與傳統營銷并無大異。然而,伴隨著數字營銷行業的向前推進,衍生出越來越多的營銷技術、數據技術等。當營銷技術增長到一定的規模,選擇與對接就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復雜化。此時,營銷人對于在企業級層面擁有一站式大平臺的需求就逐漸凸顯——于是,“營銷云”順勢而生!
營銷云“Marketing Cloud”這個詞來源于英文“Enterprise Marketing Software
Suites”,譯為“企業網絡營銷管理軟件套件”。因此可以把“營銷云”理解為是一個集成的營銷技術系統,即能夠為營銷參與者提供一整套智能化、自動化的營銷技術工具和資源、服務支持等,從而一站式滿足其在營銷過程中的幾乎所有訴求,比如:客戶數據收集與管理、客戶數據分析、全渠道整合營銷、營銷測量與優化等。
二、營銷云的發展進程
從全球范圍來看,云服務始于 90 年代末,最早出現在美國。
1)海外營銷云服務發展歷程:
啟動期:2001- 2005 年,市場進入云服務的啟蒙階段。通用領域的云服務率先發展(CRM、HRM、財務服務等)。該階段云服務的擴展重心聚焦在新模式的經濟性和易用性上。
快速發展期:2005- 2010 年。隨著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完善,傳統
IT巨頭相繼進行云計算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并開始推廣相關業務。此階段很多發展相對成熟的公司開始向企業提供一整套營銷解決方案,從原來的產品提供方向平臺提供方邁進;同時,也不乏創業公司從新模式新領域切入。行業逐步走向百花齊放盛景。
穩定發展期: 2010 年開始。此階段市場對營銷云服務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營銷云服務更深入地影響企業業務流程,并通過數據分析、交易撮合等為企業帶來業務增長;各領域參與方增多,出現同質化競爭局面;移動化、數據資產化等垂直化新趨勢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2)海外營銷云代表性企業:
“營銷云”在國外已經初具群雄割據局面。除了 Adobe、Oracle、IBM等傳統互聯網企業,Salesforce、Marketo、Hubspot等專業營銷技術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營銷云。各家憑借不同的產品定位、技術所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
Adobe營銷云:在創意和品牌內容管理領域具有領先的優勢。其產品體系專注于品牌營銷、多渠道媒體購買、客戶體驗優化和受眾管理等;目前是一個綜合實力比較全面的營銷云企業。
Oracle營銷云:更加專注于以數據為核心的客戶數據管理和客戶體驗優化;能最大化第一方數據的應用;在數據的精細化應用方面實現深耕,數據應用通常貫穿了整個產品堆棧。
IBM營銷云:其核心在于 Universal Behavior
Exchange(UBX),即統一用戶行為數據交互引擎。其它營銷云可能需要把不同來源的數據抽取到一個數據庫中,才能進行相應的分析、處理及應用;而
IBM營銷云可以把用戶 ID與實時用戶行為統一起來,再通過
UBX與外部營銷渠道、內部營銷渠道、用戶數據庫和實時數據分析等之間“一鍵連接”,實現跨渠道的統一用戶體驗管理。
Salesforce營銷云:Salesforce的差異化優勢是
CRM平臺。其通過創建“基礎架構即服務”的形式,使企業能夠讓銷售、市場營銷和支持團隊協同工作,并可查看更寬泛的重要銷售和客戶數據,從而集中精力贏得新客戶、更好地服務現有客戶;另外,Salesforce的
AI新產品 Einstein也已問世,Salesforce欲將 AI部署在自己營銷云平臺的各個方面、且開放
AI應用接口,從而讓自己的系統更加智能化,吸引更多客戶。這一舉措可謂搶占市場先機。
Hubspot & Marketo營銷云:這兩個企業的營銷云服務更專注于中小企業市場。他們的營銷自動化產品體系直接回應中小企業對于營銷 ROI和衡量的訴求,形成了自己的差異化優勢。
3)國內營銷云服務發展歷程:
中國的云計算行業在 2009 年左右發展起來。但是 2015 年才能稱得上是企業級營銷云服務市場發展的元年。整個中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和營銷云市場化率遠低于國外,但中國營銷云發展迅速,當前已進入從概念興起到落地實施并日趨成熟的階段,甚至遠超全球平均增速。
4)國內營銷云主要參與方:
國外營銷云分公司:以上提到的幾大國外營銷云代表性企業幾乎都在中國市場設立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