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走進去,就知道我在哪個國家。”這是阮智敏心中,民宿應有的樣子。
民宿房源良莠不齊、房東無法遠程辦理……在民宿行業摸爬滾打的6年里,阮智敏看到了行業的瓶頸。
真正的民宿不是價格低廉的星級酒店,而是本地風土人情的一部分。?
抱著這個想法,本年2月,阮智敏創立易民宿。項目對民宿房源進行地域風情扮裝修,通過和傳統旅行社、OTA(在線旅行社)合作的方式銷售,并提供入房引領、Wi-Fi調試等線下客房辦事。
截至目前,易民宿共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東京、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泰國的普吉島、越南的胡志明市、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8個熱門旅游區約800個民宿達成合作關系。

在800戶合作房源中,200戶已在裝修后通過6家民宿平臺和OTA正式上線,并在部分傳統旅行社門店分銷,平均入住率在70%以上。易民宿通過和房東分成盈利,月銷售額約300萬元,已實現盈虧平衡。
從線上交易到線下辦事
看著公司登陸新三板的消息,阮智敏若有所思。
6年前,阮智敏打造了一款專為中國人辦事的民宿線上預定平臺。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出境游人數在5年內每年復合增長17%,平臺的收入自然可不雅觀。
可阮智敏看重的,是用戶對民宿的全新需求。
民宿的用戶多為中等收入人群。但通過不雅觀察后臺留言評價,阮智敏發現了兩種新現象: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老用戶不只拘泥于民宿的標價,而是對房源質量與格調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很多從前住四星級、五星級酒店的用戶開始選擇民宿,他們的理由是“民宿比酒店更溫馨”。

然而,并不是所有民宿都符合用戶的期待。阮智敏很清楚,近一半民宿的房東都是經營賓館出身,因為近年來愈發火爆的民宿租住熱潮才“轉移陣地”。
因此,他們的民宿裝修風格全部對標賓館,顯得差強人意。很多香港的民宿,房間里除了一張床就只剩下一條狹窄的過道,根本不是家的樣子。
阮智敏還記得第一次在舊金山住民宿時的驚艷感。窗內是極具現代化風格的裝修設計,窗外是寬得出奇的大馬路,“那就是我想體驗的美國”。
他找到幾位合作房東,希望他們將房間裝修得更具地域風情,卻被后者無情拒絕。“我們怎么懂那種類型的設計呢?”
意識到房東的力不從心后,,阮智敏將目光轉向線下民宿辦事,并于本年2月創立“易民宿”。他要通過包攬民宿的裝修設計、上線、訂單運營、客單入駐、客房辦事等全部流程,為民宿房東提供“一條龍”辦事,從而打造更尺度的民宿平臺。
打造特色民宿
房源裝修是“一條龍”辦事的龍頭所在。因為在阮智敏看來,裝修能通過提高房源質量的方式提高客單價,增加房東的收益,從而增強房東的合作意愿。
確定這一業務重點后,阮智敏開始選擇目標民宿。

輾轉民宿行業6年,阮智敏認識了近萬名國表里房東。他將這些房東的房源信息進行整理,最終將業務發展重點放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東京、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泰國的普吉島、越南的胡志明市、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8個熱門旅游區。
考慮到用戶對民宿便捷性的需求,阮智敏還建立了具體的選擇尺度:房源需在安適治安區,在干凈的巷子內,距公交站、地鐵站步行不超過10分鐘,需有裝修改進的空間。
本年2月,阮智敏完成了天使輪融資。他立刻對第一批房源進行裝修。
由于物業的硬件(如墻體結構、裝潢)改造成本較高,阮智敏將裝修重點放在了特色風格的營造方面。他組建了一支5人設計師團隊,因地制宜進行軟裝。
“在日本,我們會添加畫布、櫻花和榻榻米這些用戶印象中的日式元素;在海島國家,我們則會在別墅內添置藤編家具。”
除風格的把控外,阮智敏還要求團隊將民宿的基礎設施尺度化。如針對差別國家設定床的尺度規格、廚房統一配置國內用戶常用的鍋碗和外國用戶需要的微波爐等必備用品。“地理位置已經無法更改,我們只能盡可能把設備尺度化。”
為提高裝修效率,阮智敏將相關工作都外包給本地的裝修團隊,原材料也從本地擇取。在有了多次裝修經驗后,阮智敏逐漸將合作的裝修團隊和材料供應商固定,并保證了每個房源的裝修時間在1~2個月,裝修成本控制在3萬~5萬元間。
然而,銷售并不像裝修過程進行的一樣順利。很多房東愿意和易民宿達成統一裝修尺度,卻不肯將房源交給易民宿全權辦理。
因此,阮智敏打算通過同傳統旅行社和OTA合作的方式,完成“一條龍”中的銷售環節。
完善銷售辦事
通過調研,阮智敏發現傳統旅行社和OTA最大的痛點是房態不成控。價格不固定、房東時常“失聯”等問題嚴重影響著用戶體驗。
于是,阮智敏決定將銷售和辦事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