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由南方出版傳媒與《新周刊》聯合主辦的“2017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在深圳舉行,網易公司憑借網易味央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被授予2017企業社會責任“優秀企業”榮譽。
來自全國各界的企業家、公益人士、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出席了當天的頒獎晚會。會上,廣東新周刊雜志社總經理、社長張妍與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陳宏輝教授共同頒布頒發成立“新周刊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旨在共同推進中國責任社會構建,并揭曉了2017年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六個大獎。網易因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長期實踐,及在改善國民生活上的勇氣與擔當獲得表彰。

圖注:2017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網易獲頒優秀企業獎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中國企業守衛社會遵循的倫理準則和道德規范。”網易公司自1997年創辦以來,一直致力于通過互聯網技術改善人的生活,鞭策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從有態度的網易新聞,到網易公開課,再到網易味央,網易公司一直力求在獲得商業成功后積極參與公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2010年10月推出的網易公開課,免費為中國網民提供哈佛、斯坦福、牛津等全球知名高校、可汗學院、TED等機構的教育視頻國外名校課程,以平臺模式、產品和內容創新助推全球知識共享與傳播,這種致力于中國與全球教育資源的平等化的創舉一直備受必定,并為網易博得前所未有的企業聲譽。網易味央養豬項目同樣如此。

網易進入養豬事業,一直被認為是互聯網企業的“神來之筆”。不過,對網易而言,這更像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的深思熟慮之舉。2009年,中國瘦肉精、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讓食品安適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網易CEO丁磊有感于此,決定投身農業,以一己之力鞭策中國農業厘革和食品安適進程。中國沉浸其中上萬年的養豬業,能否成為一個既能滿足消費者口腹之欲,又能與環境友好相容,且干凈體面的行業?花了7年時間,丁磊和網易味央的團隊給出了一個答案。
網易養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被質疑是作秀之舉,并因此備受嘲諷。不過,這并未阻擋網易在這條路上前行的勇氣。過去幾年,網易將養豬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推倒重來,嘗試以“互聯網+”的創新思路解決傳統農業痛點。網易味央CEO倪金德透露,丁磊對養豬事業給予了特另外關注。“丁總經常和辦理人員討論如何改進味央的養殖方式,對于好的農產品、創新養殖方式和農作方法,他一直非常支持。養豬沒有想象中的輕松、容易、悠閑自在,但還好丁總的態度一直很堅持。”
2016年底,網易味央豬肉正式推出,并引爆市場轟動。這才讓外界真正意識到,網易對農業改革的巴望絕非互聯網人的浪漫主義狂想,網易養豬是帶著嚴肅的使命和企業責任感的。“我們養豬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為了賺快錢,而是要探索出一個可以提高食品安適保障,又能在全國推行的養豬流程和模式,希望通過網易的努力解決這個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倪金德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體現,“在和丁磊的頻繁交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力量,以及他對改變中國農業的巴望”。

網易進入農業,讓“聽音樂”、“蹲馬桶”、“玩玩具”、“吃液態豬糧”等名詞,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并成為互聯網+農業、現代化農業的代名詞。其探索出的創新養殖模式也因“生產高效、產出安適、環保節能、可復制”的特點,陸續獲得來自中國農業部、國表里專家和消費者的積極必定。尤其是豬馬桶、環保系統的發明,真正讓中國養豬業被詬病的環境污染問題得以解決,讓許多行業專家為之振奮。臺灣福昌董事長、“養豬大王”楊正宏在參不雅觀完網易味央豬場后甚至大為感嘆,“光憑借一個豬馬桶,網易養豬已經成功了”。